不断重临的启蒙二新原则与旧范式
杰弗逊曾多次津津乐道地讲过这么个故事:他在第一任国务卿任上曾邀副总统亚当斯,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去他家吃饭,汉密尔顿问墙上挂的肖像都是谁?杰弗逊兴奋地介绍说这是当今世界的三位一体,三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培根,牛顿,洛克!汉密尔顿想了想说,我还以为凯撒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杰弗逊的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培根和牛顿使人们对自然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逐渐培育出一种新的世界观,即:一,万物的运行遵循某种内在规律,二,人们有能力发现这样的内在规律。从此自然界不再是神秘莫测,杂乱无章的现象了。而洛克则指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也有内在规律,他称之为(社会的)自然法则。洛克的思想体系博大而宏伟,堪称自由主义之父。他最广为人知的思想包括人的自然权利(我的生命,我的自由,我的财产),社会契约论,被统治者的认同(consentofthegoverned.这是负责任政府的理论之源)。洛克影响了从康德到卢梭以及其后的所有西方思想家,是思想界的牛顿。启蒙思想emboldenhumankind(让人类胆肥了,后来甚至有人喊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口号),从此开启两条历史轨迹:一是改造自然,以技术创新驱动的工业化为代表。二是,改造社会,以新的意识形态重构社会结构,典型的例子包括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共和制,和共产主义政体等等。如果从权力是否受到约束的角度看,不管五花八门的名称如何,今天全球的政体只有三种,宪政体制,极权体制,和届于两者之间的不稳定混和体。要强调的是,极权体制不等于邪恶,完全取决于统治者极权的目的和实施的政策,在农耕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化过程中,良性威权统治无疑是最优解。另一方面稳定的宪政体制也不多,这世上大部分政权属于以宪政为道具的,不稳定的,非威权同时也不充分负责任的政府。启蒙运动增强了人们以某种原则重新安排社会的能力和动力,坚信新的原则安排下的社会要比旧的好,这本身极富理想主义色彩;新原则与旧范式是否一定会发生冲突?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新原则要改变旧范式。但有温和和激烈的两种解决方式。历史上的战争和篡位夺权的事数不过来,但大都是旧范式之下的争斗。而新原则与旧范式之间的博斗,无论是温和还是激烈的都屈指可数:温和的例子有,英国光荣革命,俾斯麦改造德国,日本明治维新,凯末尔西化土尔其,欧洲社会主义化,邓小平改革开放,蒋经国取消党禁,曼德拉执政南非,查韦斯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化等等。温和的解决方案之所以温和,是因为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或主要是自上而下推进的,并且得到广泛的支持。但当温和方案所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后,剩下的问题全是阻力强大但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最强大的阻力来自于有着深厚根基的传统性意识,这样这个社会又走到历史性的拐点,又要在解决问题(无论是温和还是激烈的方案选择),还是回避问题之间做出选择。人的本性是尽可能地回避艰难选择,止到不得不去选的时候。因此我们看到下面的情形就并不奇怪了,比如俄罗斯又转向了极权政体,土尔其重新伊斯兰化,南非经济非洲化,查韦斯主义下委内瑞拉已经经济崩溃。邓的改革开放现在要让位于经济内循环了。享延顿会把这些变化看成文明冲突的结果,但通过长期的历史而形成的文明是最基础的旧范式,所以上述的变化并非文明冲突的结果,而是旧范式对新原则的反动。这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花很长的篇幅来说这件事。艰难选择是无法回避的,大清在不得不面对西方时,一直以消极的方式应对,虽然有很多机会,但最终全部丧失了。美国也一样,黑奴问题从美国独立宣言签署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奴隶的存在直接打脸自由平等。潘恩曾坚决要求杰弗逊将废除奴隶制写入独立宣言,杰弗逊也将废除奴隶制写进了草案,但遭到绝大多数代表们的反对。潘恩问到:Withwhatconsistency,ordecencycanw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tq/6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疯狂11连红这才是真高手,周六1场推荐
- 下一篇文章: 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