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之惑案:斯密和休谟两位对于人类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巨子,曾经近距离的存在于一个时空之中,而两人关系之密切,也达到了互为遗嘱执行人的程度,所以不妨称他俩为人类思想史上的“苏格兰双子星”。在此推荐两部关于二人出色的传记。

休谟

斯密

内容简介:

大卫·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建立了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本书年出版了英文首版,年出版了第二版,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再次以平装本形式修订重印。半个世纪以来,莫斯纳的《大卫·休谟传》一直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现代)最权威的传记。本书不仅对大卫·休谟的生平有详细的著述,披露了关于休谟的罕见史实,同时也还原了一个精彩纷呈的18世纪,更探究了休谟所有的智识领域和智识活动,探究了作为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文人的多重面向的休谟,休谟的哲学——作为一种心智倾向,它为自己找到了这些面向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本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这个新版本中有详细的书目、索引和文本补充,使之成为学者和高年级学生研究休谟、认识论和哲学史的完美文本。它也是那些对18世纪和启蒙运动感兴趣的历史学家、文学学者以及任何对启蒙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理想选择。中文版即是根据此版译出。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C.莫斯纳,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英语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文学与18世纪启蒙哲学。他大半生都在研究休谟,除了在顶级历史、文学和哲学期刊上所发表的数十篇有关休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外,还撰写并编辑了《被遗忘的大卫·休谟:好人大卫》、《休谟新书信》(与R.Klibansky合编)等,对0世纪下半叶休谟研究的新拓展有筚路蓝缕之功。

目录:

年版序言1年版序言4缩写目录及参考文献9第一部分 人性的研究者,—第一章 文人13第二章 九泉的休谟家16第三章 九泉的童年30第四章 爱丁堡的学生时代45第五章 法律抑或文学?63第六章 学者病78第七章 宣泄与康复94第八章 法国的宁静第九章 出版的焦躁第十章 《人性论》第十一章 《道德和政治随笔》第二部分 人性的观察者,—第十二章 学术幻影第十三章 不幸的家庭教师第十四章 目击叛乱第十五章 一次军事突袭06第十六章 一次军事参访4第三部分 杰出的文人,—第十七章 大展宏图43第十八章 休闲与欢笑5第十九章 爱丁堡公民6第二十章 《政治论衡》80第二十一章 教会治下的和平97第二十二章 反对者集结第二十三章 《英国史》第二十四章 《论文四篇》35第二十五章 教士鼓70第二十六章 游吟诗人和教会第二十七章 苏格兰的奥古斯都时代第二十八章 英格兰的冷漠49第四部分 世界公民,—第二十九章 永住苏格兰?第三十章 法兰西的召唤第三十一章 法兰西的奉承第三十二章 巴芙勒伯爵夫人第三十三章 哲学家第三十四章 大使秘书第三十五章 让–雅克?卢梭第三十六章 副国务大臣第五部分 苏格兰的圣大卫,—第三十七章 秋日的宁静第三十八章 和平的侵扰者60第三十九章 哲人之死63第四十章 人性的尊严附录文本补录参考文献索引

“我几乎将一生都花在文字生涯上。”

大卫·休谟生活在各种观念和社会力量风起云涌的启蒙时代,正是这些观念和社会力量使18世纪成为现代性的源头。休谟的与众不同——如果不是说独一无二的话——之处在于:他在奋力革新人性研究的同时,也从未失去对普罗大众的理解和洞见。通过将哲学、学问和文学结合起来,休谟不仅成长为一名专家,而且还按照18世纪的智识理想,将自己成功地塑造为一名“文人”。像其稍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同道一样,作为启蒙时代的理想文人,休谟并未画地为牢,而是涉足全部的知识领域。但是,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人类历史上,休谟的读者圈首次涵盖了普罗大众。毫无疑问,休谟的哲学受众必然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而其对于政府、经济、伦理、宗教和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或许也只能激发相对有教养的那部分人的兴趣;但休谟的国史著作却能够吸引绝大多数识文断字之人。文人生涯一直是大卫·休谟勃勃雄心之所在,而且也很少有人能像休谟那样以这种纯粹且坚定不移的态度投身于学术生活。对于休谟而言,文学表达是他据以克服理性主义传统的重要支点,自远古的苏格拉底时代以降,这种理性主义传统一直主宰着欧洲思想。年,当还是一位7岁的年轻人时,休谟就第一次提出了思想革命,此后,终其一生,休谟不断地以各种文学体裁践行着其形形色色的思想革命。而这也构成了其人生的首要动力:“实际上,对于眼睛和心灵而言,晦涩总是令人痛苦和不适,而无论付出什么样的辛劳,澄明总是赏心悦目,让人喜不自胜。”因此,我们只能在思想层面上寻找休谟文人生涯的关键。任何忽视其思想的休谟传记都无法标榜自己的厚重。尽管毫无保留地献身于哲学,但休谟能够遵循自己所立下的诫命:“但依然是一个人。”而本传也主要致力于呈现作为一个人的休谟。作为一个人,休谟具有诸多美德。法国人习惯于称其为“好大卫”(lebonDavid),但很难将这个“绰号”转译成英语。称休谟为“善的”(good),这必将误导大众,因为他毕竟不是圣人。然而,休谟在很多方面确实是一个大好人:他富于同情心,仁慈,平和,宽容,对他人总不吝溢美之词;他在道德上真诚,在思想上诚实。他总是一个忠实可靠的朋友。但他有点易于猜忌——猜忌自己的名声,猜忌友谊的忠诚,猜忌祖国的威望。就智识而言,他是一位世界公民;就情感而言,他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苏格兰人。不仅如此,休谟还是一位凡夫俗子,他乐享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之物,如美酒,如佳肴,如机智、谈话和理性的论说。虽然自制力超群,但休谟同时还是一位多愁善感、激情洋溢、并非对女性素所不敏之人。借用法国人的话来说,他是“好大卫”。在不列颠,休谟是第一个仅靠文学就挣得不菲家业的著名文人。莎士比亚确曾富甲一方,但那主要是靠其作为一名演员、经理和股东的收入。德莱登(Dryden)确曾衣食无忧,但那主要是靠大人物的恩庇;艾迪生生活优渥,但那主要是靠政府的津贴。蒲伯确曾资财渐丰,但那也是通过第三种形式的恩庇,也即预先的征订。通过给书商做枪手,约翰逊勉强可以维持生计,他也只是在晚年获得一笔政府年金之后,才算是解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18世纪,这种政府年金被视为文人所应得的酬赏;而休谟也曾适时地获得了他的那一份。但是,休谟最主要的成功,源于其作品在公众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休谟从不曾将其著述献给任何一位恩主,也从未想方设法提高其著作征订的数量,他的富足仅仅得益于书商。尽管时至今日,休谟普遍被认为是启蒙时代最真实的声音,但启蒙时代本身很难认同这一点。在启蒙时代,尽管他的《英国史》和《随笔集》读者甚众,并确保了其文人生涯的外在成功,他的哲学却依然应者寥寥。但哲学——包括“宗教,它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却一直是休谟主要兴趣之所在。在英格兰,休谟遭受过挫败和羞辱,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一位苏格兰人,并置身于一个反苏(格兰)情绪高涨的时代,一方面是因为他所提出的不同于流俗的观点。而在他的祖国苏格兰,休谟在社会上经常遭到讪笑,并总是受到极端正统派的攻击。只是在爱丁堡狭小的文人圈中,他的才华才得到充分的赏识,尽管还不是全面的肯定。而在这样的一个社交圈中,唯有其挚友亚当·斯密对休谟给出了毫无保留的称许。如果说他最终在法国被颂扬为不列颠的头号文人,但即便是在那里,他的哲学也未被完全理解。社会绝不会善待它所不能完全理解之人。休谟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一生:休谟不仅要与经济上的拮据、糟糕的健康状况和家族的雄心作斗争,而且还要与名声的力量、观念的惰性、迷信以及不宽容作斗争。休谟倾其一生所阐明的“人性科学”,要么被其同时代人所忽视,要么被误解。当康德对其做出更为积极而正面的回应时,他早已辞别人世。在19世纪,休谟的哲学获得了大量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y/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