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经济与健康中国

学术论坛

当今世界,面对疫情的挑战、全球经济萎缩和资本“猥琐”,特别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和战争危机,正在重新唤起人们对“资本”和新自由主义的深层思考和批判。由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启蒙的国际合作社运动,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以年法国《团结组织法》颁布,标志着合作社运动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讲座论坛将由三位讲者分别介绍法国、英国和日本的先驱合作社运动,理解其中“共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的核心理念。尽管中国内陆至今尚无这一理念下的合作社,但是相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在这一道路上尽力追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共同促进共生经济和健康中国。

主办: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地点:腾讯会议

时间:年07月05日(周一)19:00-21:00

论坛主讲者及內容简介

共生、共建、共享:法国社会团结经济与发展模式转型

庄晨燕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内容简介

年法国通过了《社会团结经济法》,标志着这一民间社会自发创建的经济模式成为其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团结经济以“合作社、协会和互助保险”为主要组织形式,以与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社会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渊源,致力于反思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局限,在追求社会效用基础上构建共生、共建、共享的全新发展模式。社会团结经济在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成功弥补了国家、市场的缺位,而且成为激励两者进行制度创新和优化的动力。社会团结经济在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过程中的出色表现,推动了西方社会在改革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创建可持续和包容发展道路方面形成共识。

讲者简介

庄晨燕,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法国雷恩二大社会学博士,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际法语社会学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非洲、欧洲民族问题研究,欧洲、中国乡村发展治理比较研究。

以生活价值团结:英国合作社与共生经济

焦若水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内容简介

英国是世界合作社经济发展最早的国家,在近两百年发展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传统合作社、现代合作社、新合作社三个阶段,与其发展阶段相对应,互助服务、市场驱动、生活价值成为理解英国合作社发展的关键词。然而,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合作社自身定位的偏移,不断压缩合作社的发展空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合作社迅速反应并重新分配资源,与公司共担风险以降低失业风险,更好地服务所在社区,其更具韧性的共生优势充分展现。合作社力图化“危”为“机”,追求一种绿色生产与有机农业、产销者合作、社区就业与资产建设、社区社会责任融合的新共生经济,倡导塑造新社区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变革性社会行动,成为英国社会经济更可持续发展、更公平未来的“再造者”。

讲者简介

焦若水,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兰州大学中国民族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工作师。主要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理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和理论创新研究”(19AZD)、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区建设中的国家规制体系研究”,民政部专题研究项目“农村社区治理资金来源与使用管理研究”,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甘肃省脱贫攻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兰州新区社区规划等各类横向项目20余项。出版《变迁中的社区权力与秩序》等论著多部,发表各类文章4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获甘肃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多项。年被评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年被评为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年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社工人物”。兼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会专家、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一带一路”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专家、甘肃省城乡社区治理专家小组成员等公益职务。

日本生活合作社运动与共生经济

金海兰清北消费合作社发起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内容简介

通过介绍战后日本生活合作社的历史及其合作社在年新冠疫情中所表现的共生经济,探讨日本合作社如何在反抗资本剥削和过度商业化的资本经济背景下发展非营利的共生经济,如何在新冠疫情的抗疫中显示合作社共生经济的优势,进一步理解日本合作社共生文化经济的基础,其核心是“共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具体包括“大家的我”的共生理念、非营利共生企业、去商品化的共有“消费材”,共生型资本与市场,以及企业治理的共生文化如政治平等与互动式民主等。目前,日本生活合作社的共生经济与垄断财阀资本、营利型商业化市场的资本经济之间依然存在很大张力,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基本原则已经得到日本民众的广泛支持,亦改变着日本的社会结构。其共生经济的思想及其合作社实践对中国社会的经济社会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讲者简介

金海兰,清北消费合作社发起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外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曾赴日本千叶大学、东京学艺大学留学。年创设北京“清北消费合作社”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几年来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致力于开展生活合作社的社会实践。

主持人/评议人简介

张小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论坛注意事项

与会者需遵守论坛规定,未经许可不得录音或录屏。

来源:清华人类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jd/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