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中国汽车产业正全面走向开放,包括电动车最重要的零部件——动力电池。

近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年第11批)》发布。其中,即将国产的特斯拉、奔驰、丰田等搭载外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将首次在中国获得补贴。

这也意味着,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正式向松下、LG等外资巨头开放。为保护本土企业而生的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在回答“狼来了吗”这一问题之前,是时候好好审视宁德时代们的真正实力了。

▌亚当·斯密VS凯恩斯

在经济学史上,有过两股针锋相对的思潮: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前者来自于亚当·斯密,他提倡对市场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的市场政策,政府充当市场经济的配角;后者来源于凯恩斯,他倡导通过政策强监管去引导和规范市场。

哪一种更好?

中庸的答案一定是“视实际情况而定”,至今经济学家们对此也持有不同观点。

而对于过去几年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来说,毫无疑问,凯恩斯赢了。

年3月26日,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其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本土动力电池企业,这被外界形象地称为动力电池“白名单”。

在“白名单”的原则下,自年11月开始,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四批企业名单,共有57家电池企业进入目录,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本土企业。而三星SDI、松下、LG化学、韩国SKI等外资企业则被拒之门外。

这一举措,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年是重要的分界点——既是动力电池“白名单”的推出时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腾飞的时间节点。

车图腾简单梳理了一下:

年到年,6年时间里,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4倍(销量33万辆)。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破50万辆;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77.7万辆;

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6万辆,年预计不增长或微降。

在-年这段时间,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增长直接带动了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壮大。

据高工产研锂电池研究所统计,年,装机量排名全球前10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中,有7家来自中国。

这7家电池企业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前三名中占据其二。比亚迪是个神奇的企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自己做了“一条龙”,而动力电池只是其中部分业务,所以我们今天我们以只会做电池的这里以宁德时代为例来说说。

-年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2.19GWh、6.80GWh、11.84GWh和23.4GWh,连续四年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前三位。其中在、连续两年超过松下,位居全球第一。

从0到估值超过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只用了8年时间。

在宁德时代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重大机遇,一是被宝马看中,一脚踏进车规级电池供应商(原来是消费品电池企业);二是更早涉足电池领域的比亚迪一度封闭了自家技术,电池只是自供,宁德时代遂成为车企们的首选合作对象。

但这一切,根本在于“白名单”的保护。

现在,“白名单”到期。

“白名单”的取消,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开始由“政策市”向“市场市”蜕变——凯恩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亚当·斯密登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舞台。

▌中国电池世界第一?

近两年,当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口号叫响,“中国电池已做到全球第一”的论调在坊间传播开来。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我们需要更理性的去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出货量第一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第一。类似于,中国汽车市场连续9年全球销量第一,但我国并不是世界第一汽车强国,我们仍然落后于德国和日本等国家。

其次,从企业竞争力来看,宁德时代与日韩企业相比,在很多核心维度上都不占优。

第一,从技术上看,日本掌握着锂电池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松下的电池技术全球范围内无人可敌。

车图腾了解到,松下采用的高镍硅碳,能量密度全球最高。Model3采用的松下型NCA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Wh/kg。对比之下,根据宁德时代年4月份在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透露的信息,目前宁德时代的NCM产品已实现量产上市,单体能量密度wh/kg,与松下差距明显。甚至有观点认为,宁德时代要落后于松下2-3年。

(松下型NCA电池)

第二,从材料、研发投入上看,韩国具备显著优势。

材料是动力电池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韩国LG化学是唯一一家以化学品和材料为基础的电池公司,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关键材料领域具备全面的技术储备。

年,宁德时代、LG、三星SDI、松下、SKI等主要电池企业在锂电池方面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3亿、35亿元、28亿元、20亿元、10亿元。韩国LG化学遥遥领先。

第三,从技术路线来看,日本抢占未来高地。

动力电池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技术路线不停进化迭代,无法在一条跑道上一蹴而就。比如,中国的第一代动力电池是镍氢电池和锰酸锂电池,第二代是磷酸铁锂电池,再到现在的三元锂电池。然而,今天的三元锂也不会是最终方案,续航与安全总是强烈冲突,令人难以满意。

未来的技术趋势,目前可见的是三元锂中的高镍方案,即NCA或NCM中的N,意为镍占比80%。再往远看则是被称为“锂电池终结者”的固态电池(电解质从原来的的电解液变成了固态)。在这两种方案中,日本都已经抢跑。高镍方案领域,松下绑定特斯拉的NCA已经量产成熟,而宁德时代NCM刚刚起步,还没有量产。

在固态电池领域,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日本拥有固态电池专利件,占比接近一半,领先优势明显;美国和中国分别以件和件的专利数位居第二、第三。

值得指出的是,宁德时代在快充技术上独树一帜,遥遥领先。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开发出全新的快充电芯:15min电芯电量从0%增加至80%,同时,在安全性上做到了媲美日韩。

当然,评价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力,还需要很多其他维度,如供应链完整度、制造工艺、生产一致性设客户资源等方面。在车图腾采访过程中,得到的多位专家的评语为“中国动力电池水平达到世界前列”,而不是“全球第一”。

无论如何,短短几年时间内,在政策加持与企业成长的双重作用之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水平得到跃迁式发展,这已是中国速度的奇迹。

“白名单”取消之后,市场机制将发挥更大的潜能,清楚重复建设的低端产能,行业更加充分竞争,宁德时代们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与成本方面与外资巨头厮杀,直接获益的就是下游整车企业,和终端消费者。

车图腾

资深汽车媒体人暮四先生(刘小闷)领衔打造

腾爷文化·NDIMedia旗下新媒体

暮四(刘小闷)个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jd/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