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文章43
军旅作家刘志海的人文情怀 作者:李少军 作者简介 ▲李少军 李少军,男,回族,生于青铜峡市,现年50岁,年4月意外事故造成高位截瘫至今。著有散文集《坐在阳光里》;小说集《黄河人家》,宁夏作协会员。 文章内容 耳顺之龄的军旅作家刘志海是山东烟台人,我认识他已近二十个年头了。我伤残前,是青铜峡铝厂的一名电解工,他到厂房采访过我。由此得知他是青铜峡部队的一名记者兼作家,深爱写作的我,想拜他为师,一来二去,便与刘志海有了书信往来。 刘志海是吴忠市知名的作家,也是宁夏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他是军人出身,作品题材也都与部队、军人有关。他18岁就进了部队,当了30年的兵,搞创作是部队给他的启发。 写作二十多年,刘志海结合部队的军旅生活、事迹,用一腔热血和最真挚的情感写出了军人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捍卫领土完整做出的贡献与牺牲,表达了自己对部队的由衷热爱。他不仅创作了《西部刀锋》《边陲胡杨》《天边犟兵》,还创作了《巅峰亮剑》《铁血铸魂》。除此之外,他未间断地在各种报刊发表多篇新闻报道、报告文学等作品,多次受到表彰。其中《西部刀锋》获共青团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边陲胡杨》被推选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天边犟兵》《巅峰亮剑》荣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 刘志海始终不忘读书练笔。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心,有语不惊人不罢休的恒心,有不甘寂寞守孤灯的耐心,又有天下不负有心人的决心,更有舍我其谁拼到底的狠心。这“五心”成就了他的非凡,这“五心”是他军人的灵魂。 刘志海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年入伍来到宁夏、在一代名将彭雪枫创建的“老虎团”里,曾任中校副参谋长,因为表现突出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曾经被官兵誉为“神枪手”、“大力士”、“篮球王”。然而,就是这个当兵二十年都没有打过针、吃过药、输过液的身材魁梧的壮汉,忽然在年的一次查哨时栽倒在路旁。他被医生诊断为“变异性严重败血症”。多位专家判定:“这种癌症病例,最多只能活两到三年。”长期治疗,使他面部浮肿、全身发紫、下肢变细、体重锐减,几乎变成另外一个人,他曾三次病危,多次挣扎在生死线上。偏在这时,父亲病故,妻子抱着儿子一去不返。面对种种不幸,刘志海也曾产生过轻生的念头。在老红军陈诗林和部队战友的关心鼓励下,刘志海很快便振作精神。他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立志走出崭新的人生之路。为此,他放下枪杆子,拿起了笔杆子。很难看出十几年前那场致命的变异性亚败血症对他身心的打击。那个病害的他病榻八年,他却没有屈服,笔耕不辍,从“药罐子”炼造成“军中保尔”,写出了长篇纪实文学《西部刀锋》。这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西部刀锋》是“三部曲”中最重要的作品。因此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次文学艺术作品奖,团中央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军网络文学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德艺双馨”奖,宁夏首届人口文化奖。 在其后的几年中,刘志海不歇息、不停脑、不放笔,快马加鞭地写出了长篇纪实小说《天边犟兵》。年12月,由阳光出版社出版了长篇纪实小说《边陲胡杨》,终于三剑合璧,完成了他的近百万字的军旅“三部曲”。加上他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多篇新闻报道,共计二百多万字。 刘志海这位军旅作家勤奋坚强,是我人生的灯塔。 这位山东大汉不因家庭离异孤寂悲观,却以驻青“老虎团”部队为家,长年奔波于宁夏山川、西藏雪域、新疆哨所、内蒙边陲,心系驻地战士,实地采访,积累素材,与新老战士为友。一桌一床一世界,生活俭朴,不讲吃穿;一台电视一摞书稿证书一支笔,灯下漫笔,精心写作。从不居功自傲,以勤补拙,待人和蔼,抗病健体,知足常乐。可谓文如其人,兵味十足。这样的人站在我的面前,给了我生活十足的生活勇气和人生追寻方向。 刘志海的长篇纪实小说《边陲胡杨》曾入围年矛盾文学奖。这是文学界对他多年来的文学创作的肯定与展示。其实他本人就是一棵献身西北宁夏,扎根黄河金岸青铜古峡的不倒不朽的“胡杨树”,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文学这块精神阵地不放弃。刘志海在完成他的《军旅三部曲”后,于年10月,深入新疆帕米尔高原,这位“冰山上的来客”,在海拔4千多米的边疆哨所,与部队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克服高原反应带给身体的不适,反复采访部队官兵,做了50多万字的采访笔记,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25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巅峰亮剑》的创作,此作品于年11月,由阳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刘志海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精心创作出4部军事题材厚重小说,呈现给读者,体现了刘志海老师追求艺术创作永不停歇的“巅峰亮剑”精神。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刘志海之后又写出多篇长篇报告文学,于年8月出版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拂晓突袭》。这是他的军旅小说结出的新的硕果。这部新作品着重描写了现代战争新形态,即特种部队现代化作战的新思维,新科技,新战略。二十一世界的战争,是科技与人才的演练和较量。小说中的幽灵突袭队,单就名号来说,就给人一种神秘感。这支队伍幽灵般神出鬼没,完成一处任务,又奔赴另一战场。戈壁沙漠,雪域高原,边防哨卡,塞上江南。军人的故事向来是威严的坚硬的,一声号令震天响,一句誓言伴一生。 刘志海的小说情节总是扣人心弦地撩拨读者的情趣,那些色彩斑斓的场景设置,似乎是作者的精心布局,将战场设置在第二故乡宁夏青铜峡一带,增加了地域的真实。比如黄河大峡谷,陡增了战略要塞的重要,著名的塔就是一个仙境,人生的一百零八种烦忧被穆桂英元帅的巾帼豪气化为柔情似水。戈壁庙山湖有了一处荒凉中的惊喜,这世外的甘泉宛如战士汨汨流淌的热血,一旦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边塞古长城更显示了塞上文化的庄严厚重,如同战士的脊梁,承载着祖国的安宁。 刘志海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有投资商惠眼识金,将他的《拂晓突袭》或某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全景式展现当代军人的精气神,还原军人一个最可爱人的形象。 查看大奖赛更多文章扫描下面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地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tq/2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次真震惊了面对丧心病狂的敌人美帝竟也
- 下一篇文章: 一窝14头全部仔猪副伤寒,被一扫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