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仅供学习分享第一期内容来源:学院派Academia#.00前言preface00年的今天,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很难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排除表面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差异,整个人类社会所运行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系统,仍然是资本主义。无论各国政府依照自身情势运行这套系统的哪一个变种,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无法脱离这套系统而独立存在。然而,如果你认为这种资本主义的扩张和胜利就是不研究马克思的理由,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早在近两个世纪前,马克思就预言了今天的这般局面,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写到:那些渴望扩大自身市场的需要,将资产阶级追逐至全球的每个角落。资产阶级,通过迅速改进所有的生产工具,通过极为便利的通讯手段,把所有的民族,甚至是最野蛮的民族,都吸引到文明社会中来。这些廉价产品的代价是打开中国城墙的重炮,他们迫使那些对外国人怀有强烈仇恨的民族投降,他迫使所有国家,即使面临灭绝的危险,也要采取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把所谓的文明引进它们中间,也就是说,使它们自己变成资产阶级。一句话,它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一个世界。没错,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叶写下了对今天全球经济的展望,资本主义的扩张及其需要拥有越来越大的商品全球市场的本质需求,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些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其主导阶级适应资本主义文化的程度。也就是说,取决于其主导阶级如何通过为国内和全球消费生产商品,来满足资本主义的需求的程度。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已经扩大并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而消费品不仅是全球经济的命脉,更是全球通用的政治和文化货币,无论你是在中国、俄罗斯、日本,还是中东的阿拉伯世界,还是非洲大陆,你都无法逃避资本主义的罗网。然而,种种迹象告诉我们,无论是正在适应和赶超这套系统的中国,还是在这套系统稳居老大的美国,都无法想当然地将这套系统视为所谓“历史的终结”。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入世所带来的资本蜜月期、地大物博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新兴互联网产业所带来的巨量财富和新潮刺激、似乎都无法服务这个世代的年轻人。资本的蜜月期被父辈中的佼佼者蚕食,留下的是高级的房价和沉重的生活成本,人口红利换来的是残酷的机制和内卷社会,新兴互联网产业带来的是一地鸡毛的奶头乐和消费主义陷阱。在美国,剧烈的贫富分化带来了长期的种族和政党矛盾、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导致了透支消费的年轻一代、巨大的金融机器不断刺激着军工复合体在全球实行霸权统治以便收割财富、被资本家和全球产业链迁移所倾轧的锈带工人带来了史上最癫狂的总统。在全球范围看来,所有的主要国家的增长率都远低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宜人的世界。巧的是,这些问题,马克思也几乎一一预言到了,也正因为这些棘手且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当下偶读世界里,研究马克思的思想才具有如此重要且紧迫的意义。的第一期——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思想全解析之上篇:资本主义的现状与批判。我们欢迎你一起,放下既有的偏见或崇拜,严肃地、务实地、带有好奇心地,走进马克思,走进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思想上的全才。#.0人性论humannature

作为一个哲学家,而非一个简单的经济学家或政治学家,马克思拥有一套完整的theoryofeverything,而与许多其他哲学家一样,他所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决定性的问题就是——人到底是什么?。换言之,什么是“人性”。

在笛卡尔和柏拉图看来,人的核心本质是“理性”,这个观点深刻影响了亚当斯密,在边沁看来,人性的本质是自由意志,在加缪看来,人性的本质是反抗,而在马克思看来,人性的本质其实是“工作”。没错,马克思对人性的判断非常的奇妙,也因此,马克思的人性观也经常被误解。事实上,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持批判态度,许多没有研究过他的人反倒认为他反对“工作”这个概念,甚至有人将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与高福利制度下出现的消极怠工现象相联系。

换言之,他们认为马克思只想让人过上平等而懒惰的生活。然而,这远非事实。事实上,马克思对劳动有一个非常积极的看法,他认为个人的生产技能和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工作代表着人类最基础的能力,那就是一种参与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通过这个能力,个体才能表现出人类物种独有的高级意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赞美了那些独特的人性特征。他强调: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其意识,人类一旦开始产生自己的谋生手段,就开始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通过创造性地处理和改造他们的物质——自然环境以创造生计。个人们形成集体并“间接创造了他们的实际物质生活”。个人在创造物质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整个人类在适应和利用任何特定地理环境的物质条件时所必然发生的,也是人类物种所独有的。参与这个改造自然的过程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性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仅仅是简单参与地履行基本的身体功能(例如:吃饭、睡觉、繁殖)。我们也创造性地在我们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工作,并使之适应我们的需要。总之,马克思强调我们创造经济和社会存在的能力——例如:食物、工具、娱乐——是我们人类的不同之处。马克思详细阐述道:人们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发现并必须生产的实际生活资料的性质。这种生产方式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这些物质存在的再现,相反,生产方式是这些个体的一种明确的活动和创造形式,也是一种表达他们独特生活的明确形式。

换言之,作为个体,人类通过生产表达自己的生活,因此存在。因此,人们存在的本质与他们的生产,即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他们所生产的物品是一致的,是生产预先假定了个人之间的交往。所以我们能看到,在马克思眼里,生产各种生活资料以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人类最本质的天性,是生产和工作决定了我们何以为人,也是从生产关系出发,人类才组建了属于我们的社会。

也正因此,马克思所指认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大原罪、也是最重要的原罪,既是对“工作”和“生产”这件决定人性的事务的异化。而将生产确定为人性本质后,马克思进一步论述到,作为人类,我们是物质的存在,但由于生产合作的缘故,我们从一开始便不是孤立的存在。也因此,我们逐渐生发出了一种意识,它允许我们意识到我们与其他个体共同存在,并且我们通过生产和与其他个体互动来维持这种共同存在,同时,通过生产我们不断创造一种与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的身份相适应的存在方式。

换言之,就如那句经典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说。在马克思的定义里,人类的本质是由生产定义的,而人类的身份则是由基于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定义的。人无法切割于社会环境而产生独立的本质或身份。

马克思详细阐述道:在生产中,人们不仅对自然采取行动,而且还对彼此采取行动,他们只有通过某种方式的合作和相互交换他们的活动和所得才能完成生产。为了生产,他们彼此必须进入明确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中,他们才能改变自然完成生产、生根发芽。这样,个人的社会关系、生产的社会关系、变化的社会关系、都随着生产的物质手段、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生产关系在总体上构成了所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具体的说,就是处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社会、都会具有特殊的独特性质,如奴隶制的、封建的、资本的。

纵观历史,个体始终处在于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中。无论是在身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鲁滨逊。探险家、定居者、移民并不孤单,他们总是通过集体努力来改变他们的周围环境,并在创造社会的过程中来适应他们的周围环境,社会是由真正的个体所组成的。他们的实践活动和他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他们发现的那些已经存在的事物和那些由他们的活动产生的事物一起组成了社会。意识不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了意识。真正活着的个体,他们的自我不是在任何荒诞的孤立和僵化中存在,而是在实际的、经验上可预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对于马克思来说,存在不是抽象的或哲学的东西,他希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s/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