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疾人日

今天(12月3日),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为——更好地重建:朝着一个包容残疾人、无障碍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冠状病毒病世界。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将重点放在赋予残疾人权力,以促进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倡导的包容、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历史:年,联合国大会第47/3号决议宣布每年都要纪念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日致力于在社会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促进和维护残疾人的权利和福祉,并提高人们对残疾人处境的认识,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基于联合国在残疾人领域数十年来所做的工作,年的《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一系列国际发展框架的落实,进一步保障了残疾人的权利和福祉。上述国际发展框架包括《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残疾人参与人道主义行动章程》、《新城市议程》和《发展筹资问题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等。残疾意味着什么:

残疾是根据个人所处的团体的标准来判断人体的状态或功能严重受损。残疾一词常用来指某种特定的功能障碍,比如身体损伤、知觉受损、认知受损、智力受损、精神疾患和多种慢性疾病。有的残疾人用这个词来形容残疾的医疗模式。

与没有残疾的人相比,残疾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通常健康状况更差,教育成就教低,较少拥有经济机会,同时贫困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诸如信息和通讯技术、司法公正或交通等服务,以及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障碍造成的。这些障碍形式多样,包括物理环境方面的障碍,或者立法或政策原因导致的障碍,或者是社会态度或歧视导致的障碍。残疾人面临更高的暴力风险:1.残疾儿童遭受暴力的可能性是非残疾儿童的四倍。2.有一定程度残疾的成年人遭受暴力的可能性是非残疾成年人的1.5倍。3.有精神健康问题的成年人遭受暴力的可能性是常人的四倍。污名化、歧视、对残疾人问题认识不足,以及对残疾人照料者缺乏社会支助等因素,都会让残疾人所面临的暴力风险增多。包容性的社会和发展:证据和经验表明,当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被消除、他们能够全面地参与社会生活时,他们所处的整个社区也会受益。因此,残疾人面临的障碍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减分”因素,无障碍性对于所有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必要的。《残疾人权利公约》确认,障碍的存在是残疾问题的核心。根据公约,残疾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这是残疾人与阻碍他们作为与社会上其他人在平等基础上共同参与社会的残障、态度和环境方面的障碍做抗争的结果。对残疾人的无障碍和包容性是《残疾人权利公约》确认的基本权利,这不仅是目标,同时也是享有其它权利的前提条件。公约有关无障碍的第9条致力于使残疾人独立生活,全面参与生活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公约呼吁缔约国采取适当措施,消除一切障碍,确保残疾人无障碍地、与其他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事实与数字:全球人口已达70亿,超过10亿人存在某种形式的残疾,相当于每7个人中有1个残疾人。超过1亿残疾人是儿童,残疾儿童遭受暴力的可能性是非残疾儿童的四倍。80%的残疾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50%的残疾人无力支付医疗保健费用。目前,已有个国家批准了《残疾人权利公约》,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七个目标明确提及残疾人。我国现有约万残疾人。很多我们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难如登天;很多对我们而言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却每天都在经历。残疾人更容易遭遇歧视和偏见,他们面临许多障碍,经常难以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业及其他基本社会服务。为残疾人同胞做这些事,让每个生命得到同样的尊重!

用微笑面对他们,

不歧视、不嘲笑、不拒绝。

平等对待。

无论当面还是私下,

不随意谈论他们的残疾状况与成因。

必要时,在征得许可后,

给他们礼貌的帮助。

不占用盲道,接纳导盲犬。

公交和地铁上,

不占用残疾人专座。

如果可能,

为他们提供体面的工作。

告诉自己的孩子,

他们和我们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关爱残疾人,不止是在这个日子里。

来源:联合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y/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