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彪倾听远方的春雷读茅于轼中国
春节期间,有一本书我反复阅读,它就是茅于轼先生的新作《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茅于轼先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文章我看过不少,而这本《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我以为是他写得最好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茅先生针对中国社会问题发言中最重要最深刻的作品。 这是一本理智、冷静、全面的中国社会健康状况体检报告书。它对中国的现实,不虚夸,不丑化,而是以一个经济学家的全球视角,作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书中呈现了中国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客观而理性。作者从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入手,找到了当下中国社会中最关键的病症,指出了产生这些病症的原因,追根溯源寻找它的制度的、文化的、思想的根源,并澄清了很多是似而非的观念陷阱,为中国如何走向宪政文明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书中深邃的思想,宽阔的视野,睿智的经验,理性的论述,前瞻的预测,都将会在今后至少十年里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芒。这是以最浅显的话语讲述宏大道理的书,平易近人,高屋建瓴,娓娓而谈,体现了作者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这是一本讨论全体中国人利益、也适合所有中国人阅读的书,特别是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仔细阅读的书。 事实上,作为地球村的一员,除了人种、环境、历史、文化不同之外,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弱智或睿智,人性相通,我们并不存在什么可以“例外”之处。为什么我们经济发展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增加,而是有了更多的怨气和戾气?贫富不均全球皆有,为什么到了中国就成了问题?茅先生认为,是社会正义的缺失、是“不讲理”制造了深层矛盾。“一个社会是需要正义的。大家都讲理,不动武,讲理能讲得通,大家都服理,这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如果讲理讲不通,必须动武,这个社会就非常危险。正义从哪里来?政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有许多功能,但是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正义的服务。政府自己要讲理,带头讲理,政府还要帮助别人讲理,这就是正义的服务。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千真万确的。可是现在某些政府官员不讲理了,社会就陷入了危险。” 人类历史非常漫长,在过去的年中,大部分人都在挨饿中渡过,全世界的平均寿命也只有26岁。直到19世纪,人类才摆脱了饥饿的困扰,不但寿命大幅度地延长,享受的财富也成十倍地增长。是什么原因造成了19世纪以前人类的停滞和19世纪以后的快速发展?茅先生认为,是因为人权和市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人权的对立面是特权。关于人权和特权,茅先生有非常明白易懂的阐述:“特权最基本的属性是人与人的不平等。在法律上规定一些权利只有某一类人可以享有,其他人不能享有,这是最明显的特权。中国古代‘刑不上大夫’就是大夫阶级的特权;罗马法规定只有公民能享受法律的保护,而奴隶则不享有,也是一种特权。现代法律已基本做到人人平等,但是法律的执行上和习俗上有许多人可以例外,不受法律的约束,这些人就是特权阶级。例如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但事实上某些人是不容批评的,他们却有权批评别人,这是特权。批评尚且不容,遑论法律对他们的约束力。现代社会的特权都以隐蔽的方式在起作用,它们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以意识形态及行政权来起作用的。”他认为,人权根本不用争取,只要取消了特权,人权便自然到来。而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只有依靠市场,才能得到最合理的结果,除此之外,别无良法。 对当前全国正在推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书中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政策,既没有公平,又牺牲了效率。针对一些学者为迎合民众心理而不敢为富人说话的现象,作者认为,他为富人说话曾受到猛烈的批评,但是,因为为穷人说话的人多,所以他愿意更多地为富人说话,目的也是为了穷人。因为如果把富人都打倒了,穷人就没有了前途。他的理念是,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对于保护18亿亩耕地,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为某种资源规定一个红线,用行政的方法使用各种资源,不相信市场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是计划经济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的结果,最后是搞得连饭都吃不上。此外,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政治家利益等关系,作者都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振聋发聩,直指事物本质和核心。 这本20万字的红书皮的汉字书,使我想起多年前美国托马斯·潘恩的英文书《常识》,写的都是常识,是两本书最大的相似之处。潘恩的《常识》说服了当时的公众舆论支持北美从不列颠独立出来。当时北美人民的君主制观念还根深蒂固,连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曾明确提出从英国独立出来。年4月l9日的列克星敦和康柯德的战斗之后,潘恩得出结论,这次起义的目的不仅要反对不公正的税制,而且要支持全面独立。只有独立,才有自由。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潘恩发表小册子《常识》,这本书立即引起轰动,在一个人口仅万的北美殖民地里,总共售出了50万册。有人说,是潘恩的《常识》首先喊出了美国必须独立的声音。如果没有托马斯·潘恩,自由的美国将难以想像。 我不知道这本书的出版,费了多少周折,其中有多少篇幅和章节已被删除。它的封面有一根点燃的火柴,大概有让思想的星火可以燎原之意吧。但是,它能够公开出版,可能也是一种意外。虽然它的发行量不可能如潘恩的《常识》那么大,也不如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但是,我坚信,当我们过了十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当中国实现了宪政之后,再回头看这本《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会发现,以它对中国问题分析的深度与广度来说,它有着同《常识》一样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于当下,它则是一声远方传来的春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s/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下半年大片预告
- 下一篇文章: 一键收藏,3月之后最值得期待的好莱坞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