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当公司企业忙着年终总结,作为影迷的朋友们也没有闲着,因为有各种社交媒体、公共号推出的各种年度“十佳”榜单应接不暇。归根结底,所有的“十佳”并非能够代表一种客观的权威,抛开功利性的因素,个人依照“标准”所甄选出“十佳”,而这种“标准”涉及的美学判断参杂理性、想象、直观与欲念,呈现一种“混沌”的状态,审美是一件主观私密而非能够道明于众的事情。

无论如何,影迷从这些推送的“主观参考”中发掘自己的“意外惊喜”,是抱以“不想错过一部好电影”的心态而来,这种求“佳片”若渴的行为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我们也推送一次“主观参考”,只想在“十佳”末班车里提供一种诗意与哲理般的审美。

1

《诗无尽头》

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魔幻现实主义”是智利电影大师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标签,年的《现实之舞》是围绕其童年经历展开创作的,三年后的这部《诗无尽头》则是续接童年,以青年时期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他投身艺术,成为一名诗人的转折与启蒙的过程。

影片由杜可风掌镜,色彩与光影极其风格化,加之佐杜电影一贯的戏谑感,影片如同一首用“影像”吟诵的诗。台湾翻译片名为《无尽之诗》更能体现影片的形式与风格,就像结局镜头片中年轻“佐杜”怀抱诗集乘船驶向诗与远方。

2

《长江图》

导演:杨超

《长江图》也是一首关于沿江城屿的“无尽之诗”。秦昊饰演的船长沿江驶向上游目的地,似乎在寻觅什么,似乎又不断偶遇一个叫安陆的女人。安陆就像沿岸城市的她者性,被侵略与美感的结合,有很多影评也对其进行了诗语言的解读,这里不再赘述。

导演杨超构建的是一个既个人又史诗般的大格局,李屏宾摄影风格下的影像大多具有禅意,对一草一木与人物都具有普遍的关怀,因而又构建了影片充满宗教与神秘意味的个人诗感觉。

3

《将来的事》

导演:米娅·汉森-洛夫

很少像伊莎贝尔·于佩尔这样多产但又能交出一份“高质量”表演的演员,今年的三部高分片《她》、《心房客》、《将来的事》中,我最为倾意米娅导演的《将来的事》。如果说前两部是“命题作文”,《将来的事》气质更为独特,属于两位女性——女导演与女演员性情的完美契合。

《再见初恋》可以感觉出米娅的女性叙事的感性青涩面,《将来的事》则通过于佩尔表现了其理性成熟面,影片也用于佩尔的母亲与女儿三代人之间的关系,继承性的呈现了女人都会遇到的那些“将来的事”——背叛、彷徨与孤独。

4

《莫西干回到故乡》

导演:冲田修一

松田龙平所饰演的朋克头乐队歌手永吉时隔几年,带着怀孕的女友回到故乡,与父亲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亲疏怪诞的故事关系。

影片延续了冲田修一“冷不伶仃”小幽默小温情风格,要说他是描绘小人物的导演,日本每年产出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山田洋次今年的《家族之苦》、是枝裕和《比海更深》以及山下敦弘《跨越栅栏》、《我的叔叔》。冲田修一则是擅长消解煽情段落高潮,而又以一种“怪异与尴尬”戏剧化方式进行转折。

5

《送奶路上》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其实这部影片的误译名《银河漫漫路》更像是阴差阳错地道出了影片主题与风格,库斯图里卡自己扮演的牛奶配送员在每天送牛奶的路上遭遇战乱“子弹雨”,同时也遇到神奇的事——喂养喝牛奶的蛇,最终蛇又救了差点丧命的他。

海报中两人相拥在树上画面,是影片中爱情故事的升华段落,走投无路的恋人相拥升入空中得到救赎般,其后当爱人因埋入草地的地雷而死去,他便像苦行僧般日复一日搬运石头到草地上,镜头逐渐升高,映入眼帘的便是他铺成的“漫漫银河路”,结尾镜头仿佛在用另一种方式诉说“生命是个奇迹”。

6

《夜行动物》

导演:汤姆·福特

影片的风格与形式类似《霓虹恶魔》,但《霓虹恶魔》在视觉化呈现内容的时候,故事外壳显得尤为断裂与混乱,《夜行动物》则呈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结局的戛然而止更是让人意犹未尽。

两部影片的内容都比较概念化,《霓虹恶魔》中艾丽·范宁饰演的最美丽的尤物像是一种危险的存在,最终被周围的妒忌之物而吞噬。如《夜行动物》这张海报所示,每个人物在就一束光照下所呈现的阴影面——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丈夫“软弱性格”的伪善面,艾米·亚当斯饰演的妻子则是“完美尤物”的伪善面。

7

《神奇队长》

导演:马特·罗斯

“圣丹斯电影节”每年总能带给影迷几部惊喜的独立电影,今年这部《神奇队长》就是我的“意外惊喜”。影片讲述一个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一家人,父亲为了实现已经去世的患有精神病母亲的愿望,带着孩子们过上了现代社会的柏拉图理想生活,他们每天读书与讨论,同时也不忘练习野外生活技能——打猎与攀岩等。

最终父亲遭遇了亲人的阻拦与孩子的叛逆冲突,父亲选择妥协回归正常现代生活。影片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提供一种另类视角的教育模式,同时展现了现代社会回归原始生活的可能性,并能以丰富的对话内容讨论了诸多社会性问题。

8

《日曜日式散步者》

导演:黄亚历

这部金马最佳纪录片是台湾电影惨淡一年的唯一亮点,囿于日本元素,不知能否在大陆得以与观众见面。影片的背景日据时期的台湾,年代诞生了一个与世界超现实主义风潮接轨的文学社团——风车诗社。

这段历史鲜为人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黄亚历用实验性的手法再现了风车诗社的超现实感,全片以“无头部面孔”的演员扮演画面与史料信息“堆砌”而成,跳跃性的剪辑风格,噪音似的音效风格,断裂的叙事风格,完美展示了电影诗的无限可能。

9

《黑暗宇宙》

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

祖拉斯基遗作《黑暗宇宙》根据波兰作家维托尔德·格姆布洛维茨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两个从祖国逃难的年轻人乔纳森和约翰,住进了波兰小镇的旅馆,随后发生的事情并非真正叙事。

海报中吊死的小鸟是主人公不断在房屋旁小径遇到的场景,他总会诡异地吟诵起诗句,诗形式的直接带入并非赋予场景叙事性,而是将背后的宗教隐喻展示出来,影片时常重复所有的行为都与“愚蠢念头”有关,暗示着人性野蛮力量的生长。

10

《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日子》

导演:维姆·文德斯

大部分人可能不能接受这部维姆·文德斯的“话唠片”,而且海报中出现的场景几乎没有更换过,台湾翻译成《恋夏絮语》的片名更是应了小清新的景。

但影片并非小清新恋人的夏日絮语,而是一场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对话,又并非止于两性交流,阿兰胡埃斯的故事是男主讲的似乎虚构的经历,自己进入一个奇异世界,象征男人孜孜不倦探索与猎奇心态,女主讲述自己与闪电的第一次性爱象征着某种权力与美的感性。

结语:当你把电影当作诗,稍作停顿地反复玩味,琐碎断裂的诗语言所形成的持久迷醉,不再是短暂的视觉滞留,审美之心便在通往“无尽之诗”的路上。

文/白日梦未来

精选文章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

———————————————————

电影

东木

摆渡人

圣诞电影

幽冥

罗曼蒂克

张大磊

蒂姆·伯顿

彭浩翔

罗耀辉

山西导演

我不是潘金莲

成龙

比利·林恩

夏梦

敕使河原宏

黑色电影

张国荣

伊利亚·卡赞

欧维

恐怖片

SFA·活动

史诗电影的美学嬗变

SFA·活动

IFD闭幕活动暨首届海归青年导演短片展

SFA·影展

“青年导演海上影展”正式开票,将带来金马最佳剧情片《八月》等8部优秀作品!

SFA·影展

排片表公布!来体验一场属于哈内克的狂欢!

SFA·活动

丹麦电影之夜

·THEEND·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
白癜风药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s/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