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美国的独立运动被他们的领袖们称为一场革命,但和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不一样的。后两者是阶级的革命,是资产阶级联合平民阶级推翻贵族阶级的革命。而美国的独立运动不存在哪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情况,而是北美殖民地作为一个整体对英国本土的革命,是一种地区性的分裂运动,因此严格说来不是一场革命。在北美独立运动中,参与者有资产阶级和平民,也有豪门贵族,他们的参与不是按阶级分的,他们在英国本土和其他海外殖民地也没有本阶级的同盟者,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同盟军。主导这场独立运动的也和其他国家的革命不同,不是社会的中下层,而是社会的上层。无论是南方的农场主,还是北方的律师和商人,他们大多数是北美殖民地上流社会中人,已经把握了殖民地的实权。他们的独立,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既有的权力,并追求更大的利益。如果用革命的观点看,他们代表的是落后的势力,而英国政府才是先进势力的代言人。如果美国不独立的话,北美的奴隶制会提前半个世纪被废除,北美印第安人的处境也会好得多,所以这场独立是分裂不是革命。美国的独立,并不像《独立宣言》所声称的、并为世人所熟悉的官逼民反,而是民逼官反。根据正统的说法,美国之所以独立是因为大英帝国对北美殖民地的苛捐杂税越来越重,人民承受不住了,因此才揭竿而起。美国虽然建国从年开始,但他的政治历史则从17世纪初就开始了。都是大英帝国的土地,可是美国和其他英国殖民地有根本的区别,就是只能从海上坐船才能到达。船的运输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北美殖民地的人有天生的反骨。所谓天高皇帝远,大英帝国的贵族和议员们对这种一国两制的现象也无可奈何。因此北美殖民地从一开始就享受特区政策,也是为了永远享受特区政策,干脆独立了。到了年,美国已经独立了。没有这些税了,可是又有人起义了。西马塞诸塞的农民因为税赋过重,忍无可忍之下武装起来袭击地方政府。过了八年,西宾夕法尼亚的农民因为威士忌税而造反,以至总统华盛顿本人、卸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维吉尼亚州长亨利李统统上阵,组织并率领了一支将近人的民兵去平叛。人大致等于当年和英军进行独立战争的大陆军的总兵力,以这样的兵力去对付抗税的农民,说明在华盛顿等人眼中,事态严重到了何等程度。马塞诸塞的农民是因为为了交税,不得不出售一部分土地,不仅售价只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而且土地少了粮食不够吃,全家就得挨饿。这种情况在独立前并没有出现过,因为那时候用不着交那么多税。西宾夕法尼亚的农民是因为威士忌要按加仑交税,结果越是小本经营越高多缴税,大富之家则是按估价缴税,反而交得少,这是美国政府制订的杀贫济富的政策。当时农民手里没有现金,全靠以货易货,威士忌就是硬通货的一种。现在要交威士忌税,农民拿什么交?大的城镇既遥远、道路也不好,而且威士忌也卖不出好价钱,农民只能武力抗税。这种情况威士忌税在独立前也征收,但比例很低,而且处于有法不执行的状态。从上面这两个例子来看,独立之后,北美的农民的税赋比独立前要重了。对他们来说,脱离英国的统治不仅没有带来好处,反而带来了坏处。真正得到好处的是支持独立的门阀们,他们赶走了英国贵族,彻底控制了这个国家。独立以前,北美殖民地不仅不是英帝国里面税赋最高的地区,反而是最低的地区,英国本土居民的税赋要比北美殖民地的居民的税赋高50倍,从苛捐杂税的角度,要造反的应该是英国本土居民,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抗议政府为了安抚殖民地的人心用他们的血汗钱不停地填补那个无底洞。(续)独立之前,北美殖民地是大英帝国各殖民地中最自由和自治的地方。虽然各殖民地的总督由英国委派,可是财政大权和立法大权都在本地的议会手里,如果没有议会的同意,总督就一事无成,相比之下,其他各个海外殖民地的总督就如同土皇帝。波士顿惨案之后,英国政府赶紧亡羊补牢,除了茶税外,所有新税则完全废止了,而且如果没有列星顿枪声的话,再过六个月,茶税也会被废除,殖民地人民的所有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也就是说,当大陆会议这些代表们签署独立宣言的时候,他们所说的“纳税而无代表权”的独立理由基本上不存在了,虽然他们的代表权没有实现,可是他们也没有纳税,所以说美国的独立是因为门阀的野心膨胀。促成美国独立的人中,无论是梦想着西进的华盛顿和维吉尼亚豪门的亲戚们,还是追求彻底贸易自主的汉考克,以及希望平生有所成的塞缪尔,都是怀着很强的个人目的,甚至是野心膨胀。华盛顿辞去大陆军司令后,干的唯一的一件事正是去西部探险。美国自建国之后到南北战争之间80年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被这种门阀所代代相继的野心所驱动,最后只能走入空前的内战。促使美国独立的这一小撮门阀在独立以后获得了政治上的最大权力,华盛顿出任第一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出任第二任总统,维吉尼亚门阀接着出了杰佛逊、麦迪逊和门罗三位总统,然后是约翰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美国的前六任总统不出维吉尼亚和马塞诸塞门阀,40年间外人无法染指。独立以后,帕特里克亨利出任维吉尼亚第一任州长,次年再婚,新娘小他19岁,是维吉尼亚门阀之一斯普特斯伍德家族的多萝西亚,因此他变成门阀中人。第二、三任州长是伦道夫家族的杰佛森和尼尔森。第四任州长是哈瑞森家族的哈瑞森四世,第五任州长还是帕特里克亨利,第六、七任州长是伦道夫家族的爱德蒙和贝佛莱,第八任州长是李家族的亨利李三世,维吉尼亚州长同样不出门阀的掌心。汉考克出任马塞诸塞州第一、三任州长,塞缪尔亚当斯出任第四任州长,卡斯廷从第一届到第四届一直担任副州长,马塞诸塞的权力也不出门阀的圈子。但是,汉考克和他的商业夥伴们并不满足政治权利。和英国一决裂,他们就开始大肆投机,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的物价飞涨,大陆军几乎哗变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种投机行为造成物价飞涨,官兵的家属无法应付日常开支而欠债累累,在这种情况下拖欠军饷,导致不得不贱卖土地。早在独立战争初期,根据老百姓和官兵们的举报,托马斯佩恩等人就强烈要求,大陆会议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莫瑞斯所属企业发战争财的问题进行调查。出人意料的是,调查结果是他没有干什么出格的事。作为国父之一莫瑞斯是宾夕法尼亚州首富,他父亲是马里兰州的大烟草商,其家族的经济实力和汉考克家族不相上下。莫瑞斯也是很早就继承家业,因为他父亲被船上的炮给炸死了,那艘船是他自己的船,开炮向老板致敬,没想到误伤了老板。继承家业的莫瑞斯很快成为费城的首富和权势人物,在反抗英国的运动中和汉考克结盟。大陆会议的是汉考克,在他的袒护下,官方的调查不了了之,而且莫瑞斯还出任大陆会议的财长。莫瑞斯出任财长期间,美国的经济状态更加恶化,大陆会议的财政状况更是处于破产的地步,最后根本无法按时支付军饷。在约克敦战役中,莫瑞斯自筹了万美元的军需,后来解散军队时又拿出80万,超过了各州出的解散费的总和。在战争中因为英国海军的封锁和打击,他一共损失了艘船。这种损失对别人来说要彻底破产了,可是战后当别人问起莫瑞斯来。他居然轻描淡写地说:计算了一下,基本上不赔不赚。艘商船加上万美元的损失是怎么赚回来的?   靠的正是冲破英国海军封锁,把货物运进来,然后在美国各地高价出售,发战争财。汉考克、莫瑞斯这些门阀为了发财才鼓吹独立,利用战争而发财。在赶走了英国统治者,他们成为统治者之后,他们要实现他们的梦想,去中国发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tq/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