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洲杯赛,阿根廷再一次沦为舆论攻击的中心,小组赛垫底的拙劣的表现刷新了人们对这支曾经的南美劲旅认知的下限。虽然还剩下最后一场球,潘帕斯雄鹰们理论上还存在出线的可能性,但是他们在前两场比赛所呈现的竞技状态水平,已经不被球迷们所看好。

阿根廷两轮过后小组垫底

阿根廷的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比赛过程为什么那么艰难?其实看过这两场球的朋友可以看出来,阿根廷还是过多的依赖梅西,梅西即是中场组织者,又要承认进攻的责任,球只要过了对方半场,马上球权就被交给梅西,然后阿根廷其他的球员就自然得作鸟兽散,梅西想传球,找不到接应的人,自己要带,马上会招来对方的3到5名队员的堵截,整个进攻就没有章法也没有节奏,更别谈效率了。这种一团散沙式的团队协作,感觉更像一个不入流的球队的打法。

他们都在想,为什么以前进攻行配合如流水,踢法赏心悦目的阿根廷这么快就衰落了呢?年世界杯小组赛,阿根廷26脚传递倒死塞尔维亚,里克尔梅手术刀一般的传球一次次撕破对手的防线,虽然最后1/4决赛点球惜败德国,但是他们足以昂首离开。07年美洲杯赛小组三场全胜小组出线,两场决赛前的淘汰赛分别以4:0击败秘鲁,3:0击败墨西哥队进决赛的壮举还在眼前闪现,那是阿根廷华丽足球最后的表演。不得不承认,有里克尔梅的中场调度和梳理,虽然节奏偏慢,但是踢的真是让人心旷神怡,那是传控足球的典范。

其实在里克尔梅之前,阿根廷不缺类似的中场艺术家,马拉多纳,雷东多,奥特加,贝隆,都是这个类型中场的佼佼者,从来没有断过档,而且主教练还存在着用谁不用谁的选择性烦恼。但是,当里克尔梅被时任阿根廷主教练马拉多纳抛弃的时候,阿根廷就从此与优雅足球绝缘,尽管后来也出现过帕斯托雷和巴内加这样的技术型的中场球员,但是和前辈们相比,他们真的无法肩挑起振兴阿根廷足球事业的担子。年阿根廷世界杯,马拉多纳带领的拥有五名超级射手的阿根廷队,耻辱性的被德国4:0击败。

5年前的世界杯赛,阿根廷虽然小组赛也是跌跌撞撞,但是打法却是最适合阿根廷特色的,再没有中场控制力的时候,防反是唯一的战术。所以那届世界杯赛,阿根廷虽然表演很丑陋,却最终站到了最终的决赛场上,如果不是格策的灵光闪现,结果真的很难预料。要知道,那支德国队是7:1战胜了巴西的,阿根廷能把他们逼到那个份上,已经把战术特点做到了淋漓尽致。在那个世界杯元年,阿根廷立足于防守,抛弃以梅西为核心的进攻打法,把他放在了最舒服的伪前锋的位置,虽然踢的不是那么好看,但是却足够高效,足球一向都是注重结果的,人们永远记得是最后的成绩而并非过程。

年,阿根廷获得了20年来世界杯的最佳战绩,但是时任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萨维利亚的战术思路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是非常可惜的。事实上,萨维利亚有效的结合了阿根廷队员的特点,又迎合了世界足坛的战术思路的变化。

大家可以认真的想一想,最近十年,自从齐达内,小罗,里瓦尔多,皮尔洛这样的才华横溢的中场退出历史的舞台以后,技术型的古典中场球员已经几乎绝迹了。不光是阿根廷有这样的困境,包括足球王国巴西,也是难觅人才。

现在足球已经越来越强调比赛的对抗性,攻防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对中场球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不一样,以前的那种古典型球员也很难适应现代足球的节奏,取而代之的是像斯内德,莫德里奇这样攻守兼备的全能型中场。现在足球的三中场标配是两个偏防守型的清道夫和一个负责调度组织进攻的全能型中场,而这三个中场都能够小范围的换位接应和出球,像曼城和巴萨,都是依靠这种战术赢得比赛。

而阿根廷显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他们整体的攻防节奏过于缓慢,想依靠梅西的组织调度能力,还是想靠梅西的突破来攻城拔寨?估计他们自己都没有闹明白。反而在这种拖沓的进攻套路中屡屡被对手打反击,失败也就在所难免。年的萨维利亚并没有照搬巴萨的思路来组建国家队,因为阿根廷不是巴萨,也没有哈白布,这样反而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不仅是务实和审时度势,更重要的是战术理念的与时俱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tq/1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