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这个词儿最近可真是火了。许多人对于上海的名媛群事件发表着自己评论,在网上看到的比较文气的同时又评价的最狠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说这些沉醉于纸醉金迷的虚浮幻象的姑娘,算是彻底把”名媛“这个词儿给脱下了水。如果单纯从词汇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

在过去的多少年的日子当中,有许多过去曾经大家觉得非常高贵的词儿逐渐的就变了味道。比如说,”小姐“类似的词还有很多,但其实这也许,它是时代在向前进步的过程当中一些必然或偶然现象带来的词义的突变,它也许背后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意义,可是它却反映着这个时代的一些现象。

距离今天不远的民国,应该说名媛辈出,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宋氏三姐妹、林徽因、聂其璧,还有上海盛家的女子,同时还有永安百货的四小姐郭婉莹、上海滩最后的大小姐严幼韵、能唱会演的唐瑛,她们的”美“各有千秋,但是论及财富、时尚品位和社交能力,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黄蕙兰。

这位黄蕙兰是糖业大王的爱女,是民国外交第一人顾维钧的妻子,她的名字和宋美龄并列,被美国著名的时尚杂志《VOGUE》做了专题报道。许多西方人眼中,她是影响了西方社会引领风潮的东方女性,而且这还不是她第一次登上这个杂志。

年这个杂志就曾经专访过黄蕙兰,当时她身穿绣着精美百子图的绿色旗袍拍了一组时尚大片,之后她又把这件旗袍转赠给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年的时候,中国-镜花水月特展上,这件旗袍又被展出,由此她被西方人誉为远东最美的珍珠,这是黄蕙兰在时尚品位方面的一些表现以及她的影响力。

而作为真名媛,其实首先要有一个显赫的出身。年,黄蕙兰出生于爪哇,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她生于一个华侨富商之家,父亲叫黄仲涵,创办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糖厂,从而为自己赢得了”爪哇糖王“的誉称。在这个基础之上,黄仲涵的生意又扩展到了船运、贸易等诸多方面。企业从印尼扩张到了荷兰、英国等地,黄仲涵晚年去新加坡定居,不仅有马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且因为去世时,手握价值2亿荷兰盾的房产,所以民间对他有一个昵称”2亿人“,黄家堪称是当时东南亚最豪的家族之一。

据说,这位黄老爷子有18个姨太太,42个孩子。可是,黄蕙兰却是正室所生的嫡女,所以从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深得宠爱。她幼年时的生长地,占地多亩的皇家府邸内,光是负责维护房子的仆人就有40人,宅子内既有富丽堂皇的花园,甚至还有养了熊、鹿、孔雀和猴子的动物园,生长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黄蕙兰,那可真是无忧无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据说,那个时候她的家里经常堆着一摞又一摞的现金,跟家人一块出门的时候,专门有人负责付钱,以至于黄蕙兰在晚年独自生活以后,才第一次学会怎么去邮局买邮票。

黄蕙兰的母亲自小就非常重视对于女儿的培养,三岁的时候就给女儿买了一条镶嵌着一颗80克拉钻石的金项链戴着。当小蕙兰带着项链跑来跑去的时候,那颗大钻石不断的在敲打着她的胸口,以至于在她成年之后留下了一道难看的伤痕。但尽管如此,母亲也不允许黄蕙兰把这个钻石拿下来,而是告诉黄蕙兰,珍贵的首饰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

同时,黄蕙兰也是卡地亚珠宝的超级vip,据黄蕙兰回忆,自己得到了一件由乾隆皇帝,为了抚慰香妃思乡之情而定制的翡翠青椒。在民国初年的时候,这件宝贝被溥仪带出宫了,流落在了市场上,黄蕙兰花了大价钱给买了回来,如获至宝,亲自拿着到巴黎,给卡地亚创始人的孙子路易·卡地亚,要求把这枚翡翠青椒和一颗25克拉的钻石镶嵌成一幅胸链。

据说,这位路易·卡地亚被这颗纯洁无瑕、色彩欲滴、举世无双的翡翠倾倒了,在镶嵌地时候禁止任何人出入他的工作室。当然,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的皇家,当然不会把对黄蕙兰的培养只限于外表,除了华语、荷兰语和马来语之外,黄蕙兰熟练地掌握法语和英语。与此同时,书法、音乐、舞蹈、骑马也是样样精通。后来黄蕙兰的母亲把她和姐姐一起带到了伦敦生活,并且聘请了一位英国家庭教师,专门教授这对姐妹如何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女性。

资料看到这儿的时候,其实小编自己都非常好奇,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取得了黄蕙兰呢?用想的都知道在黄蕙兰的身边,从来就不缺乏追求者,而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富家的公子哥。可是这些人都入不了黄蕙兰的法眼,无非就是不如我家有钱和比我家还有钱。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姐姐的来信,这个信中就说:”有一位中国派往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的年轻人,在自己有人的家中看到了黄蕙兰的照片,一见倾心,想与之见个面“。

于是黄蕙兰在姐姐的催促下,从意大利赶到巴黎,在晚宴上见到了仰慕她的年轻人。当时已经32岁的顾维钧,那个时候顾维钧是驻美公使,已经在年的巴黎和会上脱颖而出,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滔滔雄辩,语惊四座,一时之间他成为了巴黎的头号新闻人物,而黄蕙兰对他的第一印象则是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还有一点,顾维钧这时候,已经经历过两段婚姻,前妻不久之前刚刚因病过世,还给他留下了两个孩子,有这么多不利因素在这,仿佛黄蕙兰和顾维钧之间不会发生什么,但没想到很快黄蕙兰就在情感中沦陷了。首先,是顾维钧一直对黄蕙兰紧追不舍,不停地送他糖果和鲜花,甚至有一天要去找她好几次。

但最打动黄蕙兰的是有一回,顾维钧军带他去看歌剧,坐的位置是由政府保留的国事包厢,在那一瞬间,黄蕙兰深深感受到,这是父亲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殊荣。而顾维钧和她谈论的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艾什莉宫和美国的白宫,这些都是她虽然拥有万贯家财,却从来没有资格进去的地方,这些都深深地打动着黄蕙兰。所以当顾维钧向黄蕙兰求婚的时候,黄蕙兰心动了,再加上母亲和姐姐背后的推波助澜。于是,大有作为的外交官和富可敌国的糖王千金,就这样在布鲁塞尔的中国使馆举办了婚礼。

这一年黄蕙兰刚刚19岁,身为外交官夫人的黄蕙兰,在结婚之后开始拼命的学习外交礼仪,并且很快就能够运用自如了。巴黎、伦敦、华盛顿、北京,此后顾维钧任职所到之处,黄蕙兰总是随同丈夫一起出席各种正式场合,来往于王公、伯爵之间。她去白宫参加艾森豪威尔夫妇组织的茶会,与英国玛丽王后合影,出席杜鲁门总统的就职典礼等等。

与此同时,黄蕙兰时时不忘自己外交官夫人的身份,负责伦敦华人的慈善救济工作。在二战期间,独自留在英国的她,主动申请参加当地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队工作,她被派往正在遭受着狂轰滥炸的贫民区,她每天工作8个小时将近4个月,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年轻貌美、衣着时尚的黄蕙兰与传统的中国女性迥然不同的风采,让西方世界为之倾倒。黄蕙兰也成为外交领域实际上的第一夫人。

黄蕙兰殷实的家产和超绝的时尚品位,也为顾维钧的外交生涯助力不少。她曾经说:”从父亲源源而来的金钱,就像是我们参加舞会上的香槟酒一样绵绵不绝。她认为西方国家很大程度上,要根据顾维钧和她的表现来确定对中国的看法。他们是中国的展览橱窗,所以他们必须给中国争个面子。于是黄蕙兰每次出门都是浑身珠光宝气,穿着名师设计的衣服,外披着华贵的雪貂大衣,而顾维钧的礼服则是英国裁缝手工定制的,黄蕙兰甚至亲自负责已经破旧不堪的巴黎的中国公使馆的重修工作,并用自己的积蓄购买名贵的家具、陈设。在驻英时期,黄蕙兰也亲自设宴招待客人,常常是几天就要举办一次宴会。

除此以外,黄蕙兰超强的时尚嗅觉和品位,也让她成为国内时髦的太太小姐们趋之若鹜的模仿对象。黄蕙兰把一般人盖在钢琴上挡灰的老式绣花裙子,穿去参加宴会,结果把这类裙子的价格抬高了几百倍,她把国内有钱人看不上的中国绸缎改造成了单衫和长裤,在国外穿出了神秘、精巧的中国风。

在讲到这些往事的时候,黄蕙兰曾经开玩笑的说:“有一年他冬天去上海,因为自己得了皮肤病,实在没办法穿袜子,所以就光脚穿鞋,结果没想到引起了不知情的上海女子纷纷效仿,也都学着光脚不穿袜子“。,由此可见这位时尚偶像的魅力之大。据说,当时连宋氏姐妹也要跟她学习穿搭,只可惜这样一位看似完美的外交界的第一夫人,第一名媛的婚姻维持了38年,最后却还是以离婚告终。而离婚后的顾维钧娶了开篇所提到的严幼韵,两人此后相伴终生。

离婚后的黄蕙兰呢,靠着父亲留给她的遗产,独自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高级公寓。年在自己百岁生辰的那一天悄然离世。在提到自己的父亲、母亲,黄蕙兰的长子顾裕昌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他说:”中国大使多如牛毛,父亲能有今天,也是因为娶了像母亲这样的妻子“。

在黄蕙兰的生前,她曾经写过一本自传,叫《没有不散的宴席》。正如书名一样,这位走过了一个世纪,拥有过人世间繁华的一切,却独缺爱情的民国名媛。在回首过去的时候,云淡风轻,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留给后人一段说不尽的传奇经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ms/1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