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既聊电影,也撩人生-

/05/28

年10月,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彼时中日双方激战近三个月,上海沦陷在即。谢晋元奉命率领第88师团的余将士驻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了迷惑敌人,他对外宣称有八百人,史称“八百壮士”。

四天四夜里,日军发动了十几轮疯狂的进攻,八百壮士拼死坚守,用血肉筑成了上海沦陷前最后一道堡垒,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也为这个伤痕累累的民族留下一个有关血性和尊严的传说。

而如今,有一位导演将这个传说搬上了大荧幕,改编成了电影——

海报中的五层建筑就是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静安区苏州河北岸。仓库中贮存了大量食物、军事及医疗用品,墙壁是厚实的混凝土,日本坦克的炮弹无法穿透。因此,易守难攻的四行仓库,被选定为部队固守据点。

而和四行仓库隔河相望的南岸则是英法租界,身处其中的国内外民众在英法两国旗帜的庇护下,依旧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人们隔岸观火,有人甚至为了对岸的胜负开出博彩档口,对岸的战火连天与他们似乎毫无瓜葛。

为了重现年苏州河的两岸原貌,剧组历时18个月设计搭建亩实景,1:1等比例复制建筑,并开掘出了一条米长的苏州河,还原出一河两岸硝烟弥漫的“炼狱”与声色霓虹的“天堂”。

作为一位有着强烈人文关怀的导演,管虎选择拍摄《八佰》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那场四百人为了四万万人坚守的英雄事迹。

这个念头在他的心里盘旋了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间,他遍览典籍,四处走访,光是剧本就反复打磨了40多稿。但因为这部电影各个方面的要求都太高,所以途中有几次搁置。在耗时四年的制作之后,今时今日,《八佰》才得以和大众见面。

为了达到曹郁口中“从一个窗户就能看到对岸的一切”的效果,《八佰》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是亚洲首部全程数码IMAX电影,在确保画面真实感的同时又能够凸显美学价值。

对于战争细节,主创们更是精益求精。电影中的多名“战士”在开拍前,统一进行7个月的军事训练,每个人都完成从“演员”到“军人”的脱胎换骨般改变。不但仿真枪的重量要和真枪一样,就连逃难者的皮箱也要像塞了金银细软一样沉甸甸。

拍战斗场面时,用掉了颗照明弹,烧掉了多公斤烟油和近5吨的旧报纸,超过十部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再加上抗日英雄们舍身肉搏、血肉横飞的残酷场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个硝烟弥漫的真实战场。

从这一点上来说,主创们对电影品质的死磕到底,和当年八百壮士誓守家园的坚定信念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共通之处。

当然,在管虎的电影里,除了宏大的战争场面,相信也会有对于人性及战争心理的刻画,所以才会被称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

这次《八佰》能够在暑期档和大家见面,实属不易,背后包含了主创们无数的心血,完全值得我们去电影院回顾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正如管虎所说的那样:

顺着这几百个男人当年的足迹走下去、感受他们曾有的英勇血性、铁肩担道!也感受他们难以克服的恐惧和怯懦!最终,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家国陷入绝境时、终于焕发出那种尘封已久的尊严,还有那一点点我们古人传承下来的、生而为人的光辉....!

如今,四行仓库的遗址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座抗战纪念馆。在摩登时尚的上海国际大都市里,这座断垣颓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触目惊心的弹孔和破碎的外墙依旧无声地记录着82年前关于这个民族的血性史诗。

“往期推送"

-END-

90后老肥宅

独立导演、编剧、影评人

吹神作怼烂片

被粉丝誉为“影坛大魔王”

上一篇:昆汀新作《好莱坞往事》梦回黄金年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y/6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