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北美人民要独立
1北美人民要独立 茶叶全给你倒海里到年前后,北美殖民地跟英国基本上快要分道扬镳了。很多北美人认为英国阴谋反对殖民地获得自由,为了粉碎这种阴谋,北美人有权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展开抵抗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叶法案》,这项法案彻底摧毁了英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促使北美人民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发现自己在对华贸易当中生意做亏了,囤积了大量中国茶叶,而这些茶叶已经没法销往英格兰,因为英格兰市场已经饱和,此时东印度公司濒临破产的边缘。因此,当时英国政府做出了一项决定将这批茶叶转售到北美洲殖民地去,不征收任何关税,以此来拯救即将破产的东印度公司。当时北美洲殖民地的广大群众已经养成了跟英国人一样喝下午茶的习惯,对茶叶有很大需求。英国本以为自己的这项决定会受到殖民地人民的欢迎,因为这批茶叶不收关税,很便宜。但殖民地的商人对此非常愤怒,因为他们从中国进口茶叶是要交税的,而且路途遥远,运费也很高,如今英国送来的茶叶这么便宜,明摆着就是要让他们破产。于是,由波士顿商人带头,北美各殖民地立即发起了抵制英国茶叶的运动年9月—10月,东印度公司七艘商船驶向北美,船上一共装载着箱中国武夷红茶。这七艘船中,四艘驶往波士顿,另外三艘分别去往纽约费城和查尔斯顿。 北(美国独立战争) 抵制英国茶叶的运动,就此在这些港口爆发。在纽约和费城,殖民地政府态度很坚决:不允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卸载茶叶。茶叶没法卸载,那两艘商船只好另谋出路,改道前往英国在查尔斯顿,茶叶被强制性封存在货栈里,不能办理上岸手续在波士顿,由于当地没能阻止四艘东印度公司商船进港,所以只能分别给它们规定了最后的离港期限。 ,也就是商船离港时间截止之时,“自由之子”协会年12月16日傍晚的名成员乔装打扮成印第安人,登上了那四艘东印度公司商船。他们将船上箱上等品质的中国武夷红茶一股脑全部倒进了海里,很快其他殖民地也纷纷开始效仿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大陆会议先出招反击。 英国政府对这些无法无天的波士顿商人忍无可忍,决定采取强硬行动予以当时的英国首相诺斯勋爵发表讲话说,无论后果如何,我们必须得采取行动,否则我们将彻底失去颜面,失去一切 J尽管以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今天美元上印的那位爷)为首的北美温和派,答应赔偿东印度公司的全部损失,但英国政府还是在年通过了一系列被殖民地人民称作“强制法案”(也称“不可容忍的法案”)的法令和《魁北克条例》,殖民地把这些法案看作英国向北美宣战的标志 。为了回应英国议会通过的这些“强制法案,协调各殖民地采取统一行动,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北美13个殖民地中的12个派出了一共5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只有佐治亚没派代表。大陆会议就当前北美的形势简短地交换了意见,做出了一些决策。第一届大陆会议产生了两个成果:第一个是所有与会的北美殖民地代表共 同签署了一项条约—《殖民地权利宣言》(即《权利宣言》)。这项条约规定:各殖民地需共同抵制从英国进口的货物。年,北美殖民地从英国进口的商品量比上一年下降了97%第二个是确定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第一届大陆会议呼吁,一旦他们要求英国国王终止实施“强制法案”失败,他们就将举行另一届大陆会议。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年,在弗吉尼亚议会上,议不自由,毋宁死员帕特里克·利自称不以一个弗吉尼亚人的身份,而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这场演讲很成功,甚至都打动了乔治·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就发表了一场演讲连后来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代表们都觉得请愿斗争已经无效了,如果要跟英国国王讲话,必须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来争取独立。帕特里克发表的这场不朽演讲,主题就是“不自由,毋宁死”。他说:“它们是英国政府用来囚禁我们的锁链,英国政府很早就已经锻造好了,我们拿什么来反抗?还用争辩吗?我们已经争辩十年了,我们必须战斗我再说一遍,先生们,我们必须战斗!求助于武力和上帝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先生们,他们说我们太弱小,无力与他们这么强大的对手抗衡。但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变得强大呢……犹豫不决和怠于行动能增加我们的力量吗……先生们,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造物主上帝赋予我们的力量,我们并不弱小。万人民,在我们拥有的这块土地上,在这个神圣自由的事业里,武装起来就是不可战胜的,无论敌人派来什么样的军队……对于我,请给我自由,否则就给我死亡。”“不自由,毋宁死”,这句口号一经喊出,就激励着千百万北美人民为自由而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的美国人。00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他们坚信自由是跟他们的生命一样宝贵,甚至比他们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因为有些东西一旦缺失,生命就会变得无比惨淡。这也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一个基础 出。帕特里克唤醒了北美人民心中沉睡的理性和战斗的意志。在“美国国庆节”后的第一天,他就当选了弗吉尼亚的首任州长,之后完成了三年的法定任期。年去世,享年63岁。就在同一年,美国“国父”华盛顿也去世了。帕特里克发表的这场“不自由,毋宁死”演讲,奏响了北美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华丽乐章。别拿独立不当常识帕特里克是以嘴皮子奏响北美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乐章的,也有人是以笔杆子为北美人民抗争英国呐喊的有一个著名的北美人托马斯·潘恩,年写了一本名叫《常识》的小册子,吹响了独立战争强劲的冲锋号。这本50多页的小册子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六个月内,在只有万人口的13块殖民地,卖出了50万册,相当于在现在的美国卖出万册。据说《常识》是18世纪北美殖民地除了《圣经》之外销量最大的书,可谓超级畅销书 °这本书号召人们为争取独立自由而战斗,以透彻的说理、平实的语言、强烈的感染力和极富预见性的判断,让殖民地广大人民深受震撼潘恩在《常识》中揭露了当时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并驳斥了在北美流行的很多妥协观点。 。他说,是分离的时候了,甚至连上帝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设置这么远的距离也是一个让我们和他们分离的强大而自然的证据不是上帝的设计,一个大陆被一个小岛永远统治,是非常荒谬的潘恩对还在犹疑不决的北美人高呼,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做最后的分离居。英国对北美的统治从来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吧,以免我们的后代被割喉。热爱人类的人们,你们不但要敢于反抗暴政,而且要敢于反抗暴君,勇敢地站出来吧!请接纳被暴君压迫的逃亡者(指自由),为人类准备一个避难所吧!潘恩的《常识》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在北美大陆迅速传播,一个旧时代很快就将告别2英国北美开始掐浩浩荡荡搞偷袭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之后,北美殖民地其实已经做好了以武力反抗英国的思想准备,英国人也在大力加强军事力量,以强化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特别是在波士顿地区,由于它是新英格兰首府,所以驻扎有0多名英军士兵,指挥官是托马斯·盖奇少将。盖奇少将深知自17世纪以来,殖民地政府在跟当地土著斗争的过程中,早已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民兵组织。随着目前的英美政治形势恶化,盖奇少将希望发动小规模偷袭来破坏民兵的军火库,削弱民兵的实力。年4月18日,盖奇少将派巡逻队到康科德地区阻截可能去送信的民兵,以保障史密斯率领的部队摧毁民兵的军火库 °英军出发时动静非常大。英国军队都是正规军,行军步伐整齐划一,敲着鼓,吹看号,浩浩荡荡,动向很容易就被当地的民兵掌握了。4月18日晚上,银匠保罗·里维尔飞身纵马前往康科德去提醒当地的居民,英军可能会来突袭,因为康科德地区存放有民兵的大炮。里维尔一路前进,看见路边有人家就停下来敲门不止,大喊,快起来,快第二讲独立飓风卷北美(美国独立战争) 晋江市图书藏来了 来英军离开波士顿之后,浩浩荡荡前进,马蹄声打破了13英里之外列克星敦喊完再去下一家。 根在克拉克牧师家周围,有八个民兵正在站岗,守卫着里面这些北美独立运街道的宁静。动的领导人,其中就有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史密斯除了要破坏殖民地民兵军火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逮捕亚当斯和汉考克这些叛乱首要分子里维尔赶到克拉克牧师家之后,让执勤兵赶紧叫醒屋里的人,执勤兵拒绝 万这么做,表示他们接到命令,不能出声打扰里面的人。里维尔一听,急得直跳脚,说,还不能出声?很快你们就会听见比我更大的声了—英国军队就要来了!一听这话,站岗的民兵大吃一惊,立刻同意让他过去敲门。正在此时,一扇窗户被推开了,克拉克牧师探出头来问,谁啊?里维尔说他想见一见汉考克先生。牧师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不会让陌生人晚上进来。牧师话音刚落,另一扇窗户也打开了,汉考克探出头来。汉考克跟里维尔 。很熟,已经听出了他的声音,就让他进了屋里维尔进屋之后,就把英军已经出发的消息告诉了亚当斯和汉考克。亚当斯和汉考克在英国人眼中可都是不折不扣的叛贼,一旦被抓住就会被剁成肉酱,他们一听这消息立马吓出一身冷汗,再不走就要被活捉了,于是赶紧做出决定:此地不宜久留,必须迅速离开!此时,另一个叫威廉·戴维斯的信使也骑马赶到了。他跟里维尔是同时离开波士顿的,只不过俩人走的路线不同。英军出兵的消息再次被证实,北美独立运动领导人迅速隐蔽起来。里维尔和威廉再次出发,奔向六英里之外的康科德,一路上把英军即将到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首 来的消息传达给沿途的家家户户就在里维尔和威廉传递信息的时候,一队英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哥俩根本来不及逃跑就被英军包围了英国人把他们带到附近的一所房子里,用枪逼问他们此行目的何在。一开始,里维尔闪烁其词,到后来,里维尔突然面露喜色,跟英国人讲,先生们,你们的目的已经达不到了。英国军官听了一头雾水:啥目的?我们咋不知道?里维尔说,你们出发一小时后,我才离开波士顿,要不是我知道信使已经及时把消息送出去了,我是不会让你们不费一枪一弹就把我逮住的审讯他的军官听完大惊失色,继续往下审问。此时,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听到钟声,里维尔高呼,钟声响了,整个镇子都收到警报了,你们死定了!一听这话,那位带头的英国军官惊慌失措,考虑到如果全镇的人起来反抗,他们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他们必须迅速返回营地。于是这支英军就带着里维尔的马,把里维尔他们俩扔在路上,火速离开了镇子。里维尔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因为消息已经传递出去了。列克星敦第一枪当北美人得知英国人要来偷袭的消息之后,马上从四面八方涌向城镇的中心广场,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军火库。无论男女都来帮忙。大家把枪支弹药藏到附近的树林里,把一些大炮埋在了地沟里,一个农民还在沟上面撒上土,让这块地看起来好像刚刚被犁过一样。大约凌晨4点钟,史密斯率军抵达了列克星敦镇附近。当镇子上教堂的钟声响起来时,英国人才知道他们的秘密计划已经泄史密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派一位少校带六个人赶往康科德保卫那儿的露了。 第二讲独立飓风卷北美(美国独立战争) 英军逼近的消息传到列克星敦之后,民兵迅速集结,以帕克上尉为首的大桥梁。约80名民兵在镇公所前的广场列队,民兵们注视着史密斯的先头部队一由约翰·皮特凯恩少校率领的五六百名英军,个个神情坚毅两军对峙,一时双方都很紧张,谁也不愿意先开枪,大家都知道开第一枪会有什么后果可惜这种对峙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皮特凯恩少校毕竟军令在身,如果就此拨马回转波士顿肯定没法交代,所以只好硬着头皮纵马挥剑,飞奔上前手下人一看领导都这么猛,咱们更不能尿啊,于是都紧随其后此时,皮特凯恩少校冲北美民兵大喊,放下武器,你们这些反贼!北美民兵没有搭理他,也没有人从队伍里站出来。就在北美民兵拒不合作,默默欣赏着皮特凯恩少校骑在马上挥剑的英姿时,不知是谁突然开了一枪,直到现在也没能弄清楚是谁开了那一枪。枪声一响,现场立即大乱,皮特凯恩少校拔出手枪扣下了扳机,大喊,开火一时间枪声大作,四名民兵应声倒地身亡。民兵毕竟缺乏战斗经验,面对战友牺牲的场面,一时都惊慌失措,出于本能开始撤退。英军又扫射了一通,更多民兵倒地身亡。躲在墙后面和建筑物后面的北美民兵此时才反应过来,开始还击,打伤了三名英军士兵和少校的马。著名的“列克星敦枪声”一响,附近的民兵迅速赶来集合。他们的速度很快,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一分钟人整个独立战争期间,“一分钟人”在北美享有盛誉,他们来无影,去无 ”踪,四处袭扰英军,让英国人在战争期间吃尽了苦头。随着“一分钟人”源源不断地到达列克星敦,北美民兵在人数上大有赶超英军之势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 史密斯现在的处境非常窘迫,他拿不准主意:到底是应该继续坚守阵地,还是在他瞧不起的这群乡巴佬面前撤退?难道身经百战的皇家士兵要在这群乡 就在史密斯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瞧不起的这些乡巴佬正越聚越多,有的拿巴佬面前落荒而逃吗? 着手枪,有的拿着步枪,从四面八方冲上来。史密斯一看形势不对,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撤!英军来的时候井然有序,一副正规军的派头,此刻却四散溃逃,惨淡收 场,让人大跌眼镜。民兵抵达事发现场后,纷纷躲到房子、谷仓和路边的墙后面,向英军开枪,大量英军倒地身亡。这支英军队伍在这条六英里长的路上战战兢兢地行进,经历了他们一生当中从未经历过的枪林弹雨。 史密斯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已只好向盖奇少将求援。 盖奇少将收到求援信息后,紧急派遣珀西勋爵带领大约0人,在下午2点钟抵达列克星敦附近,救出了史密斯的部队。 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可谓九死一生,史密斯的部队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个个累得瘫倒在地上休息,伸出舌头像狗似的大口喘气。 但北美民兵并没有打算给他们喘气的机会,此时聚集的北美民兵大概有人,是英军和他们的援军人数的两倍多。这些民兵躲在树林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向英军开枪,英军一个个被子弹射成了马蜂窝。 这一战最终以英军阵亡、受伤和失踪近人,北美民兵损失人左右而告终。 这一天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日子,是美利坚合众国历史的起点 兵不血刃夺堡垒 列克星敦战役结束之后,英军狼狈地撤到了波士顿。波士顿附近的北美民兵都已经武装了起来,盖奇将军和他的部队被孤立在了波士顿城中,北美各殖民地的总督和英国官员都被轰走了。更要命的是,在佛蒙特地区,北美民兵组织“绿山之子”①领导人伊桑·艾伦带着他的队伍和康涅狄格的民兵上校本尼迪克特·阿诺德一道,攻占了位于哈得孙河源头的提康德罗加堡垒,这么一来,英军没法从加拿大得到任何援助。 提康德罗加堡垒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中曾起到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儿的英军虽然兵力薄弱,但是弹药供应很充足。 对于当时的北美独立事业来讲,这些弹药可能比人的生命还重要。 列克星敦的枪声一传到佛蒙特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向提康德罗加聚集。尤其是“绿山之子”领导人艾伦更是立即号召街坊四邻拿起武器攻占堡垒。 提康德罗加堡垒在北美民兵组织领导人的眼中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阿诺德上校也盯住了这儿。 阿诺德是马萨诸塞总督刚刚任命的民兵上校,他一路匆匆赶来,但并没有一兵一卒,于是找到了“绿山之子”,想让他们服从自己的命令,听从自己的指挥,一举拿下堡垒。 “绿山之子”不是傻子,他们辛辛苦苦创业,现在你让他们把领导权拱手相让,门儿都没有,他们明确表示只服从自己的领导人艾伦,绝不听从别人的号令。艾伦作为“绿山之子”的领导人,曾带领佛蒙特人抵御过企图占领佛蒙特 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目的在于反抗英国殖民 土地的纽约殖民者,并把他们赶了出去。纽约总督当时悬赏英镑捉拿艾伦,更是让艾伦名声大震,毕竟身价越高人越出名,所以这些“绿山之子”对自己的领导人是近乎崇拜般的信任。这次“绿山之子”出征的军费是从康涅狄格那儿拿到的,一共英镑。康涅狄格的人已经派特工成功打入了提康德罗加堡垒,把里面的情况调查得一清二楚,为“绿山之子”夺取堡垒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阿诺德一看这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民兵太有组织太有信念了,立即宣称自己是康涅狄格派来的代表,有权接管他们,并要求艾伦交出指挥权。艾伦愤怒地拒绝了阿诺德,俩人越吵越凶。阿诺德虽然有民兵上校的正式身份,但艾伦手里有军队,情况其实对艾伦 正当艾伦要下令把阿诺德关起来时,有人担心发生这种事之后对行动不更有利。 利,建议他们两个人并肩前进,共同指挥战斗。哥儿俩接受了这个折中的办法,这才结束了争吵。艾伦和阿诺德率领将近人前往提康德罗加堡垒,很快就到达了目 的地。 艾伦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他的手下紧随其后。 此时,一名英国哨兵正朝着他们瞄准,然后扣下了扳机,此时的形势真可谓千钧一发,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人的枪白开了。 他一看自己一个人没打到,赶紧一边大喊着一边往回跑。艾伦和阿诺德迅速冲进了堡垒,手下蜂拥而至。还没等守备部队反应过来,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堡垒已经被攻占了。此时英国守军大多还在睡觉,指挥官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驻守堡垒的英军一共不到50人,而“绿山之子”的人数是他们的好几倍,英国人很识时务,认识到抵抗毫无意义,干脆束手就擒。艾伦逼着一名英军俘虏带领他来到英军指挥官的住处,命令英军上尉投降。世界历史银有趣 来的?上尉当时还没完全睡醒,睡眼惺忪、满脸惊恐地坐起来问,谁派你们 阿诺德冲他大吼道,伟大的耶和华和大陆会议派我们来的!说完,他们几乎没费一枪一弹,就完全占领了堡垒。就这样,大量枪炮弹药全落到了北美人手里。 《独立宣言》最帅签名 列克星敦战役三个星期之后,年5月10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仍然是北美12个殖民地的代表,佐治亚再度缺席。各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目前的形势注定殖民地与英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但是代表们在战争的最终目的上各持己见:激进派主张完全独立;温和派主张战争结束后改善与英国的关系,在帝国内部实现和解。 大多数与会代表想在这两条路之间寻找一条中间路线,结果摇摆不定、犹豫不决。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大陆会议最终在6月14通过决议,决定邀请弗吉尼亚民团上校乔治·华盛顿出任各路军队总司令,并授予他少将军衔。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陆军就此正式诞生,华盛顿也因此成为美军历史上第一位少将。 华盛顿接受了邀请和任命,告别妻子,前往纽约走马上任。 纽约人一听说华盛顿来了,一时间万人空巷,纷纷扶老携幼迎接这位大陆军总司令,并且派了一队当地民兵充当他的护卫队。 华盛顿的声誉之隆、人气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可惜几天之后,这种盛况居然在别人身上再度上演纽约人又以同样的热情欢迎刚从英国旅行归来的总督,派出原来那队护卫华盛顿的民兵继续给总督当护卫队。 纽约人太不厚道了,拿着对华盛顿的待遇招待别人,好比刚给华盛顿吃过一顿大餐,然后又给别人跟华盛顿吃的一样的大餐吃,这让华盛顿内心很受 伤,他只好带着手下从纽约离开。可见当时北美的人心很不稳定。潘恩的《常识》发表之后,越来越多的北美人意识到应该跟英国政府一刀两断、分道扬镳,特别是英国采取高压政策打压北美殖民地之后,彻底粉碎了北美人对英国的最后一丝幻想。大陆会议成立了一个五人委员会,由托马斯·杰弗逊领导,制订了《独立宜言》。杰弗逊起草了《独立宣言》的绝大部分,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约翰大陆会议书记员提摩西·马特拉克是一位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亚当斯帮忙修改。由他将《独立宜言》工工整整地誊写在一张29.75英寸长、24.5英寸宽的大羊皮 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有56人,其中律师28名,商人13名,种植场奴隶纸上。 主8名,自由职业者7名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要是在政治管理方面具有天赋才能的有产者,既没有像恺撒那样的急于在动荡时代进行冒险的贵族子弟,也没有像拿破仑那样的伺机夺权的职业军人,更没有像法国雅各宾派那样的狂热政客。 这份宣言在56位代表签完字之后,印了约份。 这份印刷品现在存世的还有24份,其中一份在年被拍卖,拍价高达万美元。 在印刷件中,为了保护签字代表的人身安全,除了大陆会议主席约翰·汉考克的名字之外,其他代表的名字都隐去了汉考克还派人送给了华盛顿一份 保管。7月8日,首先在费城对市民做了宣读。后来,这份宣言长期由美国国务院《独立宣言》是写在羊皮纸上的,容易遭遇虫蛀、受潮、墨水褪色等各种问题,没法长期保存,所以年制作了副本,用羊皮纸又印了份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 宣言的原件现存于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在一个充满氩气的钛-铝金属 箱中。《独立宣言》郑重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宣布:“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 各殖民地选派的56名代表,依次在宣言下的空白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汉从此完全废止。” 考克的花体签名在中间,而且长达5英寸,是所有签字中写得最漂亮的。他为什么要把字写得这么大呢?是为了让英王乔治三世不戴眼镜也能 看清楚。两位未来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也都在宣言上签 了字。非常有意思的是,美国年建造了一艘以“约翰·汉考克”命名的导弹驱逐舰,该舰已于年退役 这艘驱逐舰与其他军舰最大的区别在于,该舰舰艉那华丽的花体字舰名就是汉考克在《独立宣言》上的签名。 在今天的美国,“约翰·汉考克”这个词成了签名的俚语,用来形容那种花哨的签名。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之后,北美各殖民地纷纷群起响应,把英国王室总督轰走了,并自称“州”,意思是一个拥有主权的政体或政权。这些殖民地以美利坚合众13州的名义共同签署了《独立宣言》 众国。在这份宣言中,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州联合体—美利坚合美国就此正式诞生,时间是年7月4日。 3.英军先将了一军 乡巴佬不好对付 美国宣布独立之后,摆在美国人面前的形势非常严峻。英国本土人口超过了0万,拥有十几万正规军,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人口只有30万,其中还有80万黑奴。民兵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并没有超过3万。各地民兵有的服役时间只有3个月,3个月之后,不管仗打得完还是打不完,这群乌合之众往往都自行解散了。发不出军饷来的时候,这些号称“为独立自由而战”的民兵照样会闹饷。 所以其实形势对于美国来说非常不乐观。 北美独立的宣言被送到英国之后,英国人大为震惊,这一小撮叛乱分子挑唆北美老百姓与英王作对的行为绝对不能容忍,因此英国立即调兵遣将,开始围攻北美重镇——波士顿。 英方除了盖奇少将之外,威廉·豪将军、亨利·克林顿将军、约翰·伯戈因将军等这些在以后的北美独立战争中上镜率非常高的将领,也陆陆续续到达了波士顿,一时间英军的数量达到了人波士顿这地方东面是海,北面是查尔斯河河口有一条狭长的海岸把北边的一个半岛和城市隔开。这座半岛与大陆有一条狭长的地峡连在一起,岛上的邦克山和布利德山可以鸟瞰波士顿全城。如果美军占领了这两个高地,就能居高临下地用火炮猛烈轰击英军,把他们赶出波士顿城。马萨诸塞安全委员会当即下达了抢占邦克山和布利德山的命令。隔了一天,英军占领了布利德山一处较低的阵地,并开始修筑工事。马萨诸塞人听说这消息之后,赶紧在邦克山的山顶掘壕固守。不过他们的处境很不安全,因为英国舰队可以从港口轰击他们,也可以派兵地峡登陆,切断他们跟后方的联系。 国独立战争) 但马萨诸塞人白担心了一场,因为英国人居然没有采取这两种比较容易的盖奇少将非常二,想炫耀一下武力,好好给对手上一堂军事课。他觉得自己的部队是英国最精锐的部队,应该堂堂正正地向邦克山发动一次正面攻击, 方法。教教这些乡巴佬怎么打仗,也让那些波士顿人亲眼看看帝国军队是怎么列队向年6月17日下午,豪将军听从盖奇的指令,率领2名士兵在半岛登 叛军阵地大踏步前进的。陆。登陆之后,他下令队伍排列整齐,把乡巴佬赶下山去。英军排成三排,慢慢向邦克山前进。英军距离马萨诸塞民兵阵地码的时候,民兵没有任何动静,到了50码距离的时候,民兵突然一阵子弹狂扫,同时还大喊大叫、破口大骂。英军损失惨重,豪将军的白色军裤上也沾满了鲜血,但他仍然下令重整旗鼓,在海军火炮的支援下继续冲锋。英军很快被第二阵弹雨打得落花流水,退到了海岸上。豪将军觉得自己作为一名皇家将军的威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气得肺都要炸了。为了挽回面子,他在判断山上那些乡巴佬的弹药差不多快打光时,果断 下令发起第三次冲锋。克林顿将军给他补充了名士兵,自己也组织了00名带伤士兵参与了第 三次攻击。当时参加战役的亲历者事后撰文回顾说,部队失去了3/4或者9/10,有的连队甚至只活下来八九个人,英军已经毫无队形。伤兵在战场上绝望地哭喊、 呻吟。当英军发动第三次攻击时,美军的子弹果然已经快打光了。美军最后的弹药告罄之后,只好选择撤退,因为英军的步枪上装有刺刀,而美军的枪上没有刺刀,没法玩拼刺刀的近身战,只能撤退。于是,美军留下的阵地就被英军占领了世界历史很有趣 虽然英军占领了阵地,但英军战死人,受伤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波士顿被美军围困的境况。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在前往波士顿赴任途中在纽约听到了邦克山战役的消息后,战胜英军的信心顿时爆棚。英军总司令盖奇被解除了职务,他留下的职位由豪将军接替。美军在这场战役中有人战死,人受伤,30人被俘。邦克山战役给北美各殖民地造成的心理影响很大,北美民兵与英国正规军交手,只是弹药耗尽才导致失败,这让美军战胜英军的信心直线飙升。 刚学会走就想跑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时,北美人曾经邀请说法语的加拿大人参加,也就是英属魁北克省,想把它变为抗击英军的第14个州。北美人这么做,也是为了扩大反英阵线,防止英军利用加拿大这个战略基 地对付美国。没想到,美国的邀请遭到了说法语的加拿大人的拒绝,美国又气又恨,这些加拿大人太不识抬举了,简直给脸不要脸,一定得给他们一点儿颜色瞧瞧于是美国决定远征加拿大,占领这块英国控制下的领土,让英国人滚蛋,让加 拿大人臣服于自己。艾伦和阿诺德在攻打提康德罗加堡垒成功之后,信心直线上升,也决定拿下加拿大,于是极力鼓动美军出兵。艾伦选择加入到纽约地区司令斯凯勒的部队,而阿诺德则直接投奔了华盛顿,并建议从缅因出兵直取魁北克。第二届大陆会议经过反复讨论之后,于年6月做出决定,命令斯凯勒组 织人马去攻打加拿大没想到,斯凯勒接到命令后不久就病了,进军加拿大的任务只能由他的副司令理查德·蒙哥马利准将接手。蒙哥马利出生于爱尔兰,曾经在英军中服过役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称得 世界历史很有趣 blingbling、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adangsiduna.com/ydsdly/4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吹响北美独立战争号角的人
- 下一篇文章: 起锚波士顿美国壮游,从大西洋到太